▲高彩度的服飾、高亢嘹亮的歌聲、結合力與美的舞蹈,讓大眾一睹兼具視聽之美的貴州文化大餐。(圖/佛光山)


【亞太新聞網/記者陳芝蓮/高雄報導】

第四屆兩岸非物質文化遺產月系列活動以貴州非遺為主題,推出「霓裳華冠─多彩貴州苗族服飾展覽」及「多彩貴州非物質文化遺產」演出,9日在佛陀紀念館大覺堂舉辦聯合開幕和首演,高彩度的服飾、高亢嘹亮的歌聲、結合力與美的舞蹈,讓台灣民眾一睹兼具視聽之美的貴州文化大餐,壓軸的大合唱,更廣邀觀眾上台同樂,一起融入來自大山的苗族熱情。 
▲「多彩貴州非物質文化遺產」在佛陀紀念館大覺堂首演。(圖/佛光山)

這場載歌載舞的演出,由14組節目串成緊湊劇情,把世界級的貴州非遺搬上舞台。高亢嘹亮的「侗族大歌」、豪邁奔放的「反排木鼓舞」、神秘莊嚴的「祭薩」傳統祭儀,傳神再現少數民族的生活風貌。此外,「行歌坐月」是男女情歌對唱,邀請觀眾上台一起「談情說愛」,演出逗趣的「三角戀」;用樹葉獨奏的吳國光,追加吹奏台灣知名歌曲〈高山青〉;「滾山珠」蘆笙舞,演出者邊舞邊吹奏蘆笙,甚至展現高難度特技,現場觀眾看得目不轉睛、掌聲不斷。
 ▲這場載歌載舞的演出,由14組節目串成緊湊劇情,把世界級的貴州非遺搬上舞台。(圖/佛光山)

活動總策劃暨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員田青,特別推薦讓音樂學者嘖嘖稱奇的「侗族大歌」,這是無伴奏指揮的多聲部合唱,類似「阿卡貝拉」。他表示,現今的無伴奏合唱團,演唱者要依賴音叉或音哨掌握音準,才能唱出美麗的合聲,「然而侗族大歌不需要,他們一張口唱,就是優美和諧的歌聲」。
 

 ▲「多彩貴州非物質文化遺產」串連文化扎根和貴州風情,讓人看見中國南方的浪漫精神和對文化的貢獻。(圖/佛光山)

田青判斷,侗族大歌世世代代傳唱,演唱者還在母胎時,即已熟悉這些傳統旋律,固定音高已烙印在他們腦海,因此能成為世界級人類文化遺產。他得意地說,之前團員特別為星雲大師獻唱〈侗族大歌〉,贏得大師「世界第一」的讚譽。

佛光山開山寮特助慈惠法師對苗族的精湛刺繡印象最深,有些展品是母親為腹中胎兒而作,圖案流露出母親對子女的愛與祝福,讓他聯想到〈遊子吟〉的「慈母手中線」,巧奪天工的技藝背後,有著為人母者美麗的感情和心意。

慈惠法師讚歎刺繡者全神貫注在一針一線,猶如佛教的入定修行,「當下的心很美」,是清明智慧的燦爛呈現。

貴州文化廳副廳長袁偉說明貴州「貴在生態」、「貴在文化」,來自大山深處的17個少數民族,在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中,展現對愛與美的追求,成功保護了中華文化的多樣性。

沈春池文教基金會副董事長嚴俊泰指出,「十里不同天,一山不同俗」的貴州,為人類留下眾多珍貴的文化遺產。台北書院山長林谷芳讚美服飾展覽和非遺演出是少見的「鐵三角」結合,串連文化扎根、佛教復興和貴州風情,讓人看見中國南方的浪漫精神對文化的貢獻。

近年協助貴州非遺保護不遺餘力的田青稍早受訪表示,此次展出的苗族服飾,可看出貴州少數民族對美的永恆追求,這些呈現生活之美的作品,都來自在悠遠歲月中積累的精湛智慧和手工藝。

田青也推崇星雲大師是「當代最偉大的和尚」,從最初來台的一無所有,到今天的道場遍及全球,一輩子只為弘法利生,因此團員十分期待在佛館演出,用發自內心的歌舞,祝福大師身體健康。

值得一提的是,星雲大師前一天在佛光山會見此次活動展演人員,團員特別表演列為聯合國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侗族大歌」,大師讚嘆大家歌聲美麗響亮又動聽,堪稱「世界第一」。

精彩的非遺歌舞,9月10日起在佛館禮敬大廳和本館大堂定點演出,和民眾近距離互動,邀請民眾同樂。

而「霓裳華冠─多彩貴州苗族服飾展覽」即日起至9月24日,在佛館本館大堂及佛光藝廊展出,展品包括象徵苗族史詩的「百鳥衣」等28套服飾和銀飾,並邀請7位非遺傳承人,定點展示泥哨、蠟染、剪紙、銀飾、刺繡、泥塑等精湛技藝。另外,16日推出泥哨教學工作坊、23日有剪紙教學工作坊及相關講座,歡迎報名參加,親身體驗貴州民俗工藝的魅力。

關鍵字:侗族 貴州非遺 兩岸非物質文化遺產月 佛陀紀念館 侗族大歌 貴州苗族 沈春池文教基金會 佛光山 

分享: 分享至 LINE 分享至 Facebook 分享至 Twitter 分享至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