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太新聞網/新聞中心/綜合報導】
 

 

▲ 走進千年古村老田吳


 
采風期間,原省作協副主席、秘書長潘小平,省作協秘書長、《詩歌月刊》主編李雲,《安徽文學》主編李國彬,《作家文薈》主編餘同友等還從詩歌小說創作、安徽作者作品創作的優劣分析、小說與故事的區別、散文寫作技巧等方面為大家作了生動講解,並與采風團成員就文學創作問題進行了深入交流。
 

▲ 演一法師為采風團講解佛法


 
采風團先後參觀了九華山歷代高僧墨寶陳列館、雲波書院、九華山佛國園,走訪了千年古村老田吳村、九華山大願文化園、啟願匯、大願陵園、二聖殿。
 

▲ 本報特派員、安徽記者站長、安徽作協會員紀良發與中國作協會員阮徳勝


 
據悉,此次采風活動是池州市文聯、市作協2017年文藝家下基層活動的重要內容之一。
 

▲ 本報特派員,安徽記者站長,作家紀良發。


 
采風活動結束後,作家們將結合采風中的所見所聞,創作文學作品,進一步宣傳展示池州市“旅遊興市、文化名市”戰略尤其是全域旅遊發展取得的新變化新成果,池州市文聯、市作協還將對優秀作品結集出版。
 

▲ 池州市文聯專職副主席何成文、市作協主席何家榮參會


 
延伸閱讀:九華行祠石壁廟“地藏聖跡第一處”是改變九華山歷史的地方,老田吳24世祖吳孟光用之公信佛,留住新羅王子朝鮮族雲遊僧金喬覺,使道教中心九華山從此轉向中國四大佛教名山,金地藏賦詩《酬惠米》、獻策開挖玉帶河安居工程,千百年來讓老田吳人才輩出發展成興旺大村子窠。
 

▲ 文學講座


 
接著沿地藏古道玉帶水街,尋訪古跡“仁裏門坊”“皖南古民居”“玉帶橋”“八桂堂”“吳文梓故居地”“吳襄公老師故居”“一甲朝門”“始祖棟材公新城舊第遺址”“老虎弄”等,又回到大宗祠乘車處,近2個小時遊覽貧窮小山村,但歷史文化極其久遠厚重。
 

▲ 文學交流會


 
老田吳明清時出了朝廷重臣吳文梓和吳襄公,是影響中國歷史的兩位重要人物。明萬曆吳文梓官至兵部都給事中,力主加強海防抗擊倭寇,促成後來的戚繼光抗倭大捷。吳襄公官至禮部尚書總管翰林院皇史國史等,百首梅花詩不帶一個梅字刻畫出清廉高潔神韻,清帝康熙、雍正、乾隆都讚譽有加,禦賜龍匾“老成端諒”“皇恩三錫”“欽點父子翰林”,為滿漢和解安邦定國作出了重要貢獻,也得到了禦葬貴池禦制祭文碑文。
 

▲ 啟願匯聽取發展遠景


 
老田開基始祖吳棟材是西漢長沙王吳芮的孫子,中華吳氏始祖泰伯仲雍兄弟“三以天下讓”讓出周朝近八百年國基,孔子贊其“天下至德”,司馬遷《史記》列為第一世家,季劄公是至德第三人,老田吳屬季劄公延陵吳氏。吳氏再上溯乃黃帝嫘祖直系後代,《青陽史話》記載嫘軒長子封國在安徽青陽縣,古老劇種“青陽腔”系京劇鼻祖。
 

▲ 九華山大願文化園


 
老田吳家四面環山猶如蓮花寶座之中,東邊筆架山最高峰獅子峰下就是大願文化園,高聳著九華大佛99米高大銅像,九華山地藏佛文化與老田吳文化交相輝映,佇立沉思會有感悟,只要你願意就會願力宏深、佛力加持。
 

▲ 走進九華山佛國園


 
老田吳文化發揚光大,對國家對地方對老百姓都是大好事,歷史文化在對話交流中才能更好地發揮其應有價值。
 

 

 

 

 

 

 

 

 

關鍵字:仰望九華 文學采風 歷史文化 文學創作 

分享: 分享至 LINE 分享至 Facebook 分享至 Twitter 分享至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