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研院鼓助專業農民透過大面積智能化無人機噴灑,降低環境污染、改善生產效率及人力投入。  (圖片來源:記者吳仁傑攝)
 
 
【亞太新聞網/台南新聞中心/記者吳仁傑報導】
 
為改善農業人口老化及季節性缺工,今(13)日上午10時農業局及工研院於六甲區林鳯營陸橋下舉辦「無人機農噴示範暨技術交流記者會」,邀請日本及國內無人機廠商示範空中噴水技術,並分享空中施肥及生物防治經驗,做為國內推動新農業政策的參考指標。
 
國內農業從業人數占全國就業人口4.9%,農民平均年齡約62歲,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為扭轉過去消極補貼的舊思維,遵循蔡總統以創新、就業、分配及永續的施政原則,推行新農業三大主軸:建立農業新典範、建構農業安全體系、提升農業行銷能力。農業局認為傳統管理模式已逐漸被機械化、自動化及安全化所取代,特別鼓助專業農民透過大面積智能化無人機噴灑,降低環境污染、改善生產效率及人力投入。
 
 
▲雖說此項研發大大減少人力,但無人飛機使用成本還是農民們需要考量的。
 
 
無人機在農業的應用上,有植保無人機、農業遙感無人機及農田測繪無人機,目前國內應用面臨三大瓶頸:首先是民用航空法第44條規定「航空器飛航中,不得投擲任何物件。但法令另有規定,或為飛航安全,或為救助任務,而須投擲時,不在此限。」農業應用需投擲肥料及防治藥劑,目前無制定農業無人機法令。其次是缺乏農業無人機操作員及獲利的服務營運商。
 
工研院表示,無人機操作員的飛航證照及不同農作物噴洒技巧是現今無人機導入農業應用需解決的問題,工研院未來可配合政策需要建立無人機操作人員培訓機制,並參照歐日等國無人機農業應用經驗,開發出新的商業應用模式,吸引年輕農民投入,為台灣農業轉型貢獻心力。
 
 
 

關鍵字:工研院 農民智能化 無人機 

分享: 分享至 LINE 分享至 Facebook 分享至 Twitter 分享至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