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心/臺北報導

由中華僑聯總會與中國河洛文化研究會共同主辦的「第十三屆河洛文化學術研討會」,(13)假日新北市深坑福容大飯店盛大舉行,有來自大陸、海外及臺灣的120多位學者專家參與,會中除論文發表研討外,也安排臺灣河洛文化專題講演。

中華僑聯總會理事長簡漢生博士表示,據統計,全臺百分之八十以上民眾,都是近四、五百年間陸續從福建、廣東等地所遷徙而來的,再往上溯,可以發現大都源自於河南的光州固始(今河南省固始縣),根據歷史記載,固始就是河洛地區各宗親氏族及文化南遷的「轉運站」。至於河洛地區指的就是黃河和洛水所交會的地區,也就是所謂的「中原」地區,這是中華民族及中華文化最重要的發源地之一。

簡理事長更指出,這一千多年來,中原地區迭遭兵遯,兼有異族的統治,固有文化迭遭破壞,反而是處於邊陲地區的福建保留了更原始的中原文化,而臺灣因為孤懸海外,近百年來在許多特殊環境和條件下,竟然最完整的保留了先民最傳統的中原河洛文化,更隨著遷徙海外的華僑們傳佈到世界各地,這是對河洛文化有研究的學者專家所共認的事實。

大陸在最近十數年開始重視河洛文化的研究,力圖重建佚失的傳統中華文化道統,並在河南省成立了「中國河洛文化研究會」,前任會長即是「海協會」會長陳雲林,他對河洛文化非常重視,特別希望這一項深具時代意義的研討會能夠到台灣舉辦,因此促成了2011年第十屆河洛文化學術研討會在臺灣舉辦的契機。他表示,兩岸如果都能重視中原河洛文化的研究和發展,則必會從文化面追根溯源,產生更多的了解和認同,對兩岸的良性互動與和平發展,勢將發揮更大的效果。

關鍵字:河洛文化學術研討會 兩岸 學者 齊聚 亞太新聞網 

分享: 分享至 LINE 分享至 Facebook 分享至 Twitter 分享至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