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中心/台北報導

都市再生與古蹟並存!大稻埕從茶葉貿易重鎮,成為連結後火車站、寧夏夜市、華陰街等六大商圈的「年貨大街」,北市府今年將透過一系列「大同再生計畫」,運用大稻埕融合中外的建築特色,打造青創基地與特色民宿,再次翻轉大稻埕。

為了活化大稻埕豐富的文化資產,在臺北市政府文化局支持下,興富富發全案投入新臺幣8,000多萬元、團隊歷時4年,進行市定古蹟「新芳春茶行」的修復,並於跨年前在原址(臺北市民生西路309號)舉辦落成典禮,由臺北市長柯文哲剪綵。柯文哲與負責修復古蹟的興富發均表示,透過大同區再生計畫,古蹟修護保留,翻轉大稻埕。

新芳春茶行因參與了大稻埕茶商文化最輝煌的一段,是極少數倖存下來的日治時期住商混合建築,新芳春茶行傳人王國忠所保存下來的近3,000件珍貴文物,亦凝縮了臺灣近80年來庶民、商業的發展史。彌足珍貴的文物史料,預料明年開放經營後,成為民眾與文創藝術工作者的朝聖的基地。

新芳春茶行曾為臺北最大的茶工廠,見證大稻埕19世紀至20世紀前半葉,在2009年被北市府指定為市定古蹟。

為了將記憶還給臺北人,新芳春茶行傳人王國忠於是決定捐出這棟超過80年的建築,並在臺北市文化局的協助下,由興富發建設投入4年精力與資源,讓這棟建築物再度甦醒、亮麗轉身。

大稻埕的都市再生問題,自1977年臺北市核定「變更迪化街寬度案」以來,因居民與專家學者意見兩極,加上古蹟保護的法令付之闕如,只能任區內危樓頹傾,卻動彈不得。

直到1995年迪化街免於拆除的專用區計畫拍版,除了保存7.8m原有街道風貌,及商圈內高達77棟的歷史性建築,更透過「以地易地」(容積率轉移)的措施激勵,及多年「年貨大街活動」倡導,逐漸讓大稻埕的商業氣息回溫。

今年起,臺北市政府亦擬定一系列大同區再生計畫,預估花103億元,除了在大稻埕打造特色民宿,更打算在大稻埕碼頭周邊蓋跨堤空中花園,連結周邊活化後的建成圓環、蘭州國宅、大龍市場,並將緊鄰圓山站旁的勞動園區轉變為北區轉運站,讓觀光機能更健全。

關鍵字:大同區 大稻埕 亞太新聞網 

分享: 分享至 LINE 分享至 Facebook 分享至 Twitter 分享至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