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中心/台北報導

教育部昨日舉辦「105年本土語言傑出貢獻獎」頒獎典禮,共有8人和2團體獲獎,涵蓋本土戲曲、音樂、教育等領域。由教育部長吳思華親自頒獎,得獎人包括林政興、洪振春、簡文秀、林勤妹、呂嵩雁、劉惠月、黃美金、潘世光,以及鄭福田文教基金會、桃園市社會教育協進會。

教育部長吳思華致詞時表示,本土語言和文化,可以成為文化產業的新興元素。教育部去年首度推動「夏日樂學計畫」,全國有100多所中小學將本土語言,融入文化和社區學習,將耆老一同帶進校園,符合教育的期待。吳思華強調「語言不只是為了溝通,也是文化傳承的工具。」

其中來自法國的神父潘世光,27歲到花蓮玉里一帶宣教,精通國語、閩南語、客家語、阿美族語等多種語言,為了幫後進神父學習,他和同僚開始嘗試編撰阿美語字典,一投入就是40個年頭,深入各個部落。

實踐大學應用外語系教授黃美金本身是漢人,卻長期從事南島語言調查研究,並參與族語認證試務,擔任族語復振計畫審查委員,貢獻深受肯定,今年也以對原住民語的貢獻獲獎。

中山社區大學講師洪振春走入社區和家庭,積極推動閩南語教學,還出版了「外國人學台語」、「台語創新實戰教案」等書籍,同樣於今年獲得殊榮。

鄭福田文教基金會執行長邱慧珠表示,本土語言教育要推廣,中小學時數應增加。且她發現學校用的本土語言教材,常讓小朋友覺得像天書一樣,應編撰地更「親民」一些。

得獎人簡文秀女士則提到,臺灣有許多好聽的本土歌謠,卻被外界認為是低俗的而不願意唱,她深感,愛自己的國家就要從愛我們的文化做起,並有信心藉由自己的詮釋,可以把臺灣歌謠帶到另一個層次。

本屆得獎名單已公布於教育部網站(http://www.edu.tw/)中,相關資訊歡迎民眾上網瀏覽。

關鍵字:本土語言傑出貢獻獎 人才 亞太新聞網  

分享: 分享至 LINE 分享至 Facebook 分享至 Twitter 分享至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