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桃園市府提供)

【亞太新聞網/桃園新聞中心/綜合報導】

日前中壢區仁海宮參香祈福並舉行「105年度慶祝天上聖母娘娘1057年聖誕千歲」活動,市長鄭文燦也出席,並肯定仁海宮支持公益、照顧弱勢的社會關懷,每年固定舉辦的弱勢圍爐,而台南震災、颱風風災及八仙塵爆等災害,仁海宮也都率先捐款。仁海宮是中壢地區相當具有代表性的媽祖廟,「中壢媽」的香火傳千里、信徒滿天下,祈求「中壢媽」保佑中壢大發展、大建設。 
 
鄭市長表示,中壢仁海宮是在1826年開始建廟,從北港朝天宮分香,因為居民新移居到這裡開發「新街」,所以又叫「新街廟」,保有中壢開發的歷史及濃厚的歷史印記。今年的「台灣燈會在桃園」留下紀錄、也創造感動,仁海宮設計的Q版媽祖、12生肖、12星座是宗教燈區中的亮點,遊客人潮不輸過年祈福。仁海宮香火鼎盛的背後,可以看出仁海宮董監事團隊經營的用心,及市民虔誠的信仰,希望「中壢媽」能夠給中壢帶來更多平安。 
 
鄭文燦指出,新市府上任後,仁海宮周邊以「媽祖文化園區」的模式發展,拆除新街國小與天晟醫院間閒置的行人陸橋,也向客委會申請補助,讓聖蹟亭重現原來的樣貌。聖蹟亭象徵客家惜字、注重人文和教育的傳統,未來仁海宮周邊將會更有文化的味道。 
 
鄭文燦表示,中壢有很多基礎建設在進行,包括老街溪及新街溪整治工程;中壢國民運動中心已經在去年開工;南區汙水下水道系統BOT案,將在6月完成招標,預計將服務平鎮及中壢20萬戶、60萬市民;在中壢體育園區內也將規劃設置「客家文創園區」,這些建設都將提高中壢地區的生活品質。 
 
仁海宮創建於清道光6年(西元1826年),境內居民王、張、吳、余、黎等諸姓先賢,有感於當時中壢街景繁榮 ,人口也漸次增多的情況下,為使居民有一個慰藉心靈的精神寄託,於是邀集中壢之十三大庄的士紳商討建廟,最初奉祀觀世音菩薩,後來有鑑於旅客賈商往來頻繁,於西元1867年從北港朝天宮分靈媽祖為鎮殿主神,以保祐商旅平安,香火綿延興盛。
 
同治九年(西元1870年),由於初期廟宇建構簡陋,不堪風吹雨蝕,所以居民倡議重建,同治十年完工,同時正式定名為「仁海宮」,並立有「海國長春」匾額,迄今已五度重修,為三殿式廟宇。由於香火綿延不絕,長久以來,新街廟已成為當地居民重要信仰中心。
 

關鍵字:中壢 仁海宮 鄭文燦 

分享: 分享至 LINE 分享至 Facebook 分享至 Twitter 分享至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