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太新聞網/地方中心/高雄報導】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飧,粒粒皆辛苦。」復興國小推動米食DIY活動,讓學生在校園與田裡種稻,體驗種稻、割稻與收成的辛苦與歡喜;學生昨天親手下田收割稻米,大家笑著果真有「汗滴禾下土」的感受。



為了讓學生能持續觀察,學生們於1月間,將田童秧苗帶回學校種植,繼續瞭解秧苗生長的過程。除了澆水,在過程中,孩子也體會到,土壤的多寡、施肥的時機,以及日照是否充足,都是影響稻米的成長與結果。四個月後,校園裡的秧苗經過細心的照顧,雖然結了一點稻穗,令學生們雀躍不已。

高雄復興國小與高雄第一社區大學的老師合作,共同設計規劃課程,透過自然科學領域各種植物生長的觀察,結合米食文化(農糧署的食米學園計畫),進行一連串的戶外教育(教育部戶外教育計畫)課程。活動結合大寮區在地的陳家成有機米廠,從農田讓學生體驗種稻、割稻、認識農具及使用,以及米食DIY活動,希望孩子可以體驗農夫「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的辛勞。於今年1月時,學校安排實際的種稻體驗,學生們歡喜的走進泥濘的水田中,彎著腰排列著整齊的秧苗;不少學生說,實際下田種稻,才瞭解農夫插好秧苗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學生們於今天相約到農場收割,農田裡當初一起種下的秧苗,在農夫們專業的照顧下,稻子已經結穗飽滿,宛如遍地滿是黃金,比照自己的秧苗,學生們驚訝不已自嘆不如。彎著腰頂著大太陽,一手抓住稻梗,一手拿著鐮刀,一把一把割下稻子,孩子們汗如雨下,大家笑著,果真有「汗滴禾下土」的感受。

關鍵字:國小 米食DIY 學生 下田 食農教育 

分享: 分享至 LINE 分享至 Facebook 分享至 Twitter 分享至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