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太新聞網/政治新聞中心/綜合報導】

針對大學學費調幅質疑!反教育商品化聯盟(反教盟)昨日到教育部陳情,指出主管大專校院學雜費調漲的《專科以上學校學雜費收取辦法》有制度上的缺失,認為教育部應就其不合理處進行檢討。據悉,104學年度平均每所私校有1億多盈餘,還不包括不動產、附屬機構等,認為今年非但不能調漲學費,還應調降,呼籲教育部正視高教慘況。對此,教育部表示,大學學雜費最高調整幅度,預計4月中旬出爐,大學可以申請調漲,但近3年若有財務違法或不當的情形,也可能被調降。

反教育商品化聯盟指出,台灣107所私立大專校院的決算書,發現除了少數私校有虧損外,去年平均每一所私校獲利高達1.35億元,所有私立大專校院獲利總合超過145億元新台幣。除此之外,107所私校到去年為止已經累積了881億元的銀行存款,這還不包括私校的特種基金、指定基金、不動產以及附屬機構的財產。私校靠著收取學費與私人興學所享受的政府優惠獲利,累積了龐大的校產,卻沒有紮實的回饋在學生身上,反而還要求調漲更多學費!呼籲教育部應負起高教資源分配平等與公共化的責任。

境外生權益小組的黃康偉認為,目前台灣政府積極發展新南向,卻導致台灣和其他各國少了許多交流的機會,另外,開發更多的國際專班,向境外生收取高額的學費。據悉,目前的外籍生和陸生是必須比本地生付出近於多一倍的學費,這是把高教轉型市場化的機制,假借國際化套用上去,把一個個境外生當成搖錢樹。

高等教育產業工會的蘇子軒表示,生師比連年惡化、高教非典聘僱化正是政府長年不擴充教育經費的後果,使得學校因為生源減少、學費收入減少而裁聘教師,更為了節省成本而大量聘用本應是補充性人力的兼任教師,因此根本不應該把導正這些問題的成本,轉嫁給學生身上。

教育部表示,大學學雜費調整有一定規範,學費不只可以調漲,依法也可能調降。學校如果獎助學金提撥比率未達學雜費收入的3%,或是近3年有財務違法、不當情節,以及生師比過高等狀況,就可能被調降學費。今年學雜費調整較大的不同,在於與大學評鑑脫鉤。那是因應大學法修正,刪除評鑑結果作為補助參考的條文,因此教育部不能再以評鑑表現不佳,要求調降學雜費。

關鍵字:反教盟 教育部 陳情 私校 平均獲利 大學學費 

分享: 分享至 LINE 分享至 Facebook 分享至 Twitter 分享至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