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王孝聖的新聞時事觀

與淹水、坍方、土石流……等一樣的老問題,每逢颱風、暴雨, 甚至天災還未到,菜價就已經飆高。菜價不合理飆漲的問題,大家都知道是人為炒作,但政府單位就是沒辦法有效查緝與遏止。這是單純的無能?行政怠惰?或根本就是官商勾結、人謀不臧?

儘管臺灣的網路資訊發達,政府實施行政資訊化多年,但農、畜、養殖產品的產地直銷作業,卻始終進展牛步化。地方農會被派系把持,產銷班無法有效發揮集體行銷的功能。再加上務農人口老化與個別農民的短視近利,導致中間商有機會個個擊破以進行壟斷囤積。產銷之間會出現不合理的價格落差,也就不足為奇了。

與其要求公平會查緝「菜蟲」,農委會其實可以作得更多。最實際的方式,就是透過市場機制,由農委會下令各地方農會,直接透過官方網站,或是與宅配業、大型量販賣場合作,或是將產地農產品直接運輸到都會區,在多個指定的零售點進行銷售,而且由政府補貼運輸成本,使銷售價格控制在與產地幾乎沒有利差的範圍。

當都會區的消費者,能以廉價且方便的方式購買到農產品,原本存在的菜蟲,就會因為失去銷售市場而損失慘重。只要政府每次都以相同方式「重懲」,菜蟲自然沒有生存空間,當然也就無需公平會的查緝了。

政府施政,應將公權力適當且實際的展現,而不是總以口頭宣示,卻讓老問題永遠存在。臺灣農業生產人口老化,農地荒廢,都是因為菜賤傷農的結果。倘若政府持續縱容人為操縱市場,臺灣農業生產人口與可耕作面積的指標,都將會持續惡化,最終將成為另一種「國安問題」,不可不慎。

 

關鍵字:觀點 王孝聖 

分享: 分享至 LINE 分享至 Facebook 分享至 Twitter 分享至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