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40餘年的王大閎建國南路自宅以「官方出地、民間出資」模式重建。(圖/台北市文化局提供)


【亞太新聞網/生活新聞中心/綜合報導】


▲位於台北市立美術館旁的圓山美術公園內的「建國南路自宅」是王大閎民國42年來台時建造設計建造的小宅,風格融合西方簡約和東方美學。(圖/北市文化局提供)

被譽為「第一個中國現代主義建築師」的王大閎先生,於(2017年7月6日)屆滿百歲,其建築作品對台灣建築界的發展具有極大且深遠的影響。原興建於1953年建國南路自宅歷經三年,邊募款邊重建的辛苦之後,終於趕在王大閎先生百歲誕辰前順利完工,並於今日誕辰當日舉辦捐贈儀式,正式將建國南路自宅捐贈於台北市政府文化局,未來將交由台北市立美術館管理,並於捐贈會上舉辦王大閎回顧展,開放給公眾參觀。
▲王大閎建國南路自宅讓參觀者可進入傳統氛圍中。(圖/台北市文化局提供)

消失40多年的建築師王大閎建國南路自宅,歷經民間學界募款重建,在北美館旁重現,在捐贈記者會上也為滿100歲的王大閎慶生,但他中風無法出席,由兒子王守正代為切蛋糕。

王大閎最為熟知的公共建築是1961年台大第一學生活動中心、1971年的外交部與1972年的國父紀念館,華昌宜表示,王大閎在台灣的公共建築,比較滿意的作品是外交部,當時蓋國父紀念館還大吵一架,王大閎還故意開玩笑說,「你們要一個大屋頂,我就給你最大的」。

▲消失40餘年的王大閎建國南路自宅以「官方出地、民間出資」模式重建,今上午舉行捐贈儀式。(圖/台北市文化局提供)

王大閎在1953年來台後,被公認最能代表他建築風格的是在舊建國南路的自用單身小宅,是他在台灣開業後的第一個作品,他在這棟自宅歷經結婚、生子,許多藝文界友人更經常是這裡的座上嘉賓,當時一些照片也出自攝影師郎靜山之手。

鄭麗君說,「王大閎說過,房子要經過設計才是建築」,王大閎建國南路自宅被稱為台灣第一棟中國現代建築,重建這棟自宅也是重現台灣20世紀文化的時代精神。

鄭麗君表示,文化部積極推動重建台灣藝術史,近幾年也進行研究考察台灣現代主義建築,立法院昨天通過的前瞻計畫,當中也將重建藝術史納入,未來會和建築界一起重建台灣建築史。

王大閎建築研究與保存學會也將「王大閎建國南路自宅重建完工」捐贈給台北市政府,每週三至週日上午9時30分至下午5時30分開放民眾免費參觀。

關鍵字:王大閎 建國南路 自宅 現代主義 建築師 捐贈 台北 市政府 文化局 

分享: 分享至 LINE 分享至 Facebook 分享至 Twitter 分享至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