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里奇美醫院復健科臨床心理師唐愉君PPT解說教養孩子有哪些方法。 (圖片來源/記者吳仁傑攝)


【亞太新聞網/記者吳仁傑/台南報導】

許多家長有教育上的問題,教養說起來簡單,但要做的時候卻很難,近年家長因教養孩童而感到頭痛的不算少數,目前已有醫院、機構等開辦親職團體,讓照顧者思考與練習,遇到狀況時便能自然而快速的評估並作回應。

佳里奇美醫院復健科臨床心理師唐愉君表示,孩子出現「不聽話」的行為有很多種原因,首先確定有沒有生理因素存在,包括:大腦發展、基因問題等,像注意力缺陷過動症、自閉症類群障礙與腦性麻痺等明顯與大腦有關。

沒有小孩是不喜歡被愛,所以也沒有小孩是故意和你作對,復健科臨床心理師唐愉君多年觀察說,想要被罵,事出必有因。雖然小朋友外表可能看似不在乎,但心裡卻在乎的很,每次被責備後,若沒有協助好好整理情緒與所經驗到的事,自責、內疚、羞愧等等的成份就會在小孩內在慢慢累積起來。
 
▲諮詢室裡擺滿各式各樣輔助玩具。(圖片來源/記者吳仁傑攝)

在臨床上,並不只是為小孩做治療,同時亦需要提供親職諮詢,必需與照顧者合作,才能達到最佳治療效果,臨床心理師唐愉君的實務經驗也證實如此,參加親職團體的家長曾提到「小孩就像我們的鏡子,若小孩沒有如自己期望去做,家長可能會馬上斥責,最後發覺小孩如日後遇問題不是如小孩所願,小孩也會馬上產生情緒。」

唐愉君強調,除了考量家長與孩子的需要外,也需考量孩子的年齡和發展階段。當孩子鬧脾氣時,對孩子說教不是適合教導的時機,因為孩子情緒已經蓋過理性思考和接納意見,所以當下可以先同理孩子,讓孩子冷靜後再瞭解狀況與討論,盡量讓孩子參與一起整理及解決問題的過程。

呼籲民眾若有發現孩童有過動或者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狀,建議前往醫院了解,透過治療改善症狀,降低親子互動的衝突,加強情感連結,培養小孩的同理心、洞察力和道德感,養成良好行為。

關鍵字:佳里 奇美醫院 復健科 臨床心理師 

分享: 分享至 LINE 分享至 Facebook 分享至 Twitter 分享至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