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又嘉/台北報導

北市行道樹維護管理今年起將朝向科技化、雲端化、全民化!


工務局公園處表示,人口密集的臺北市處處可見綠蔭,9萬餘株行道樹功不可沒,為達最高照護效率,公園處多管齊下,祭出五道管理策略,包括發展雲端行動化巡查作業系統,克服人力再多亦不足現象,並減少行政作業程序;今年起視經費,將部份工作委外,導入專業團隊分擔巡查、修樹任務;對於維護樹木健康至關緊要的修剪工作則訂定嚴格規範,並舉辦多次研習觀摩會議,加強人員專業技術;改善樹穴,營造樹木更舒適的生長空間;主動尋求企業認養、鼓勵全民參與協助檢查及護樹。

台北市包括公園、綠地、廣場及行道樹共有17萬4千餘株樹木,其中9萬多株是行道樹,數量應為全台都會區之冠,維管成為重要工作。

由於17萬4千餘株樹木自98年至103年共發生112件國賠案,多為車輛受損,公園處亟思改善策略,針對國賠發生原因,歸類出樹木傾倒、斷枝落葉、竄根等三大類型,提出改善策略。

為了及早發現樹木問題,工務局公園處設有專職人員負責巡察行道樹,亦訂有「行道樹巡查作業程序」,負責巡察行道樹有無枯死、枯枝、斷枝及病蟲害等問題,但是目前國賠案件中,樹木斷枝除了椰子樹外,主要為翠綠枝條掉落為主,難以藉由巡察所發現。

另外,因褐根病所造成之樹木傾倒,主要由根系開始危害,褐根病菌絲面或子實體不一定能長出地面,所以很難由外觀判斷是否感染褐根病,因此,除適當調整巡察人力由原來8位調整至12位外,公園處目前也研擬出五項策略因應。

 

分享: 分享至 LINE 分享至 Facebook 分享至 Twitter 分享至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