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經發、財政、地政局長簡報12年來,市府在招商、財政、市地重劃等方面的重大成果。(圖/高雄市政府)

【亞太新聞網/記者何勁陞/高雄報導】

高市府於(21)日召開「招商 財政 市地重劃~為高雄留下永續發展資產」記者會,分別由經發、財政、地政局長簡報12年來,市府在招商、財政、市地重劃等方面的重大成果。高雄市代理市長許立明表示,選舉期間,外界批評市府舉借3,000億,事實上,高雄市負債截至107年11月底實際舉借2,410多億元,之前歷任市長舉借約1,200億、縣市合併承接高雄縣及公所債務182億,陳菊市長任內則共借約1,035億。在此同時,我們也還了1,260億的債務(包含勞健保的欠款518億元)。

高雄在經濟和財政結構上天生不麗質,以統籌分配稅款來說,高雄市人口比台北市多9萬4千多人,土地面積為11倍大,平均每年統籌分配稅款卻少了120億,在此先天結構不良下,我們採取土地活化並配合必要的舉借投入公共建設,以改善經濟結構及債務問題。

市長許立明強調,市府舉債是為了進行城市建設、推動產業轉型,市府利用這1,000多億元引進民間投資9,000多億元。因此,高雄連續3年榮獲財政部招商卓越獎,也是全國唯一連續3年蟬聯此殊榮。此外,107年度招商簽約金額約500億元,可望連續4年獲頒促參招商卓越獎。這也顯見市府有效利用招商、財政及市地重劃,為高雄留下永續發展資產。

經發局長李怡德進一步表示,為兼顧環境保護及國際產業發展趨勢,推動產業轉型是高市府團隊最重要的經濟政策,透過港灣改造,積極接軌國際,讓高雄找到孕育榮景的全新發展定位,成為全球的投資亮點。12年來,高雄市營利事業銷售額成長1兆元,重大民間投資金額達9,048億元,就業機會8萬8,778人。這些產業轉型有感升級,創造高雄城市的國際競爭力,為高雄開創新局面。

財政方面,經由市府歷年來的努力,讓年度舉債連續7年下降,更在106年達到23年來首次的零舉債,還實質減債10億元,可見在市府堅守財政紀律下,除積極建設外,並落實推動各項開源節流措施,讓高雄市財政趨於健康穩健。他也提到已經辭世的前財政局長簡振澄,以及這些在他任內所達成的成果,實在讓人相當惋惜與不捨。

市長許立明表示,陳菊市長任內所投入的重大建設,包含捷運、鐵路地下化、滯洪池及排水整治、公園綠地、校園整建及圖書館,共計1,157億,已經超越任內的舉借數;而運用1,000億的城市投資,我們創造跟留下的是9,000億的資產。財政局代理局長曾美妙補充說明,縣市合併時,高雄市年度歲出預算規模1350億元,其中屬本市自有財源支應約占52%、以中央補助收入來支應約36%,其餘12%則藉由舉債來支應。

此外,市府每年1,000多億的總預算來看,歲出結構相當僵化。其中用人費用超過50%,再加上社福及法定支出、公共服務、及水電基本運作就佔了近85%,可看出市府是在相當艱困條件下創造財源,努力打造城市建設空間。近期財政部舉辦107年度地方政府財政業務輔導方案考核,本市榮獲總成績全國第2名,財務管理類全國第1名殊榮,可見本市財政已趨於穩健。

107年底高雄市舉債空間約剩餘600多億元,在六都中間屬中段班,陳菊市長任內共舉借約1,000多億,但創造了9,000多億元的效益。在市地利用方面,我們將大塊面積土地標租招商,活用土地以創造公共利益,例如台鋁、富邦凹子底地上權案、凹子底停35用地、H2O旅館等開發案;我們將小塊面積土地,如新草衙專案,讓售以協助弱勢,則非以財政為目的。

市府表示,在公辦市地重劃方面,市府一向堅持公辦市地重劃,讓利益留在平均地權基金,讓市民共享土地開發成果,若採私辦重劃,則是讓利益留給開發商。公辦巿地重劃後市府所標售的「抵費地」絕非變賣「祖產」,白話文這就是市府賺的「工錢」,將抵費地標售所得投入巿政建設,落實「開發地利、巿民共享」的目標。市地重劃是重新整理零碎土地及提升生活環境的好機會,不僅讓土地變得方正,也藉此健全重劃區內的公共設施,讓區內的居民擁有更佳的便利性和生活品質。

地政局長黃進雄則表示,巿府近12年辦理39處市地重劃,開發總面積約511.4公頃,無償取得公共設施用地191.51公頃,不僅大幅改善地區環境,更節省約580億元土地徵購費用。依《平均地權條例施行細則》規定,「抵費地」應辦理標、讓售以回收各項成本費用,所以巿府標售「抵費地」,絕非變賣「祖產」。自民國96年至民國107年12月底止,平均地權基金土地標售筆數計428筆,面積40.04公頃,金額達449.07億元。抵費地標售所得的金額用途,首先用以抵付開發成本費用及新開發區資金134.48億元;支援巿政建設(含增添公共設施部分)97.21億元,實踐巿府團隊建構宜居環境,讓高雄市民過得更好的施政理念。

關鍵字:高雄市政府  

分享: 分享至 LINE 分享至 Facebook 分享至 Twitter 分享至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