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人經台大竹東分院外科醫療團隊已腹腔鏡乙狀結腸切除術,順利切除腫瘤。(圖╱台大醫院竹東分院提供)


【亞太新聞網/記者蔣彤雲/新竹報導】

一名68歲老婦人因長期頭暈至台大醫院竹東分院求診,原以為是一般感冒,經抽血發現血液培養陽性,隨即安排大腸鏡檢查,確診為大腸癌第三期,經醫師施以手術,目前病人順利康復出院。


▲透過LAR組織凝集儀進行腹腔鏡乙狀結腸切除術。(圖╱台大醫院竹東分院提供)

這名老婦患有糖尿病及肝硬化,長期飽受頭暈及頭痛困擾,日前到台大竹東分院一般內科門診就診,門診醫師發現她有發燒症狀,安排住院進一步檢查,抽血意外發現血液培養長出D群鏈球菌,經過醫師專業判斷,認為D群鏈球菌的牛鏈球菌菌血症與大腸癌有高度相關,隨即安排病人接受大腸鏡詳細檢查,結果發現病人的乙狀結腸出現4公分的腫瘤,病理報告證實為大腸癌第三期,病人在台大竹東分院外科醫療團隊的照護治療下,接受腹腔鏡乙狀結腸切除術,順利切除腫瘤後出院,並安排門診後續化療。

台大醫院竹東分院醫療部林明鋒主任指出,過去的文獻證實特定腸道細菌的菌血症與大腸直腸癌的相關性,有名的例子包括牛鏈球菌、梭桿菌、鬆脆類桿菌等。這些細菌有些是常見的腸道共生菌,之所以會出現在血液中很可能是透過癌症組織不正常黏膜進到病人血液當中。

林明鋒醫師進一步引述2018年8月知名的消化道期刊一篇來自香港的研究來佐證特定腸道細菌菌血症與大腸直腸癌的關係,該研究收集了2006年至2015年期間未診斷為癌症,且因為菌血症住院治療的病人共13,096例,結果發現脆弱類桿菌及解沒食子酸鏈球菌(屬牛鏈球菌)菌血症病人的大腸直腸癌風險,較無菌血症者分別增加3.85和5.73倍,此外,研究也發現有核梭桿菌、消化鏈球菌屬、敗血梭狀芽孢桿菌、產氣莢膜梭狀芽胞桿菌或麻疹孿生球菌等菌血症的病人,罹患大腸直腸癌的風險會增加,林醫師提醒,一旦臨床上出現這些特定腸道細菌菌血症,就應該評估大腸直腸癌是否存在,不得不慎。

關鍵字:腸道細菌全身跑 台大竹東分院 

分享: 分享至 LINE 分享至 Facebook 分享至 Twitter 分享至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