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王孝聖的新聞時事觀

兩岸的互動模式,與市場經濟的運作模式,兩者並無多少差異,講求的是「供需」與「實力」。處於的弱勢一方,必需倚賴靈活的策略應用,才有可能為自己爭取到較好的互動結果。

中國大陸目前軍事上的武器研發、製造、數量和官兵的思想、戰鬥訓練,整體軍事力量已經躋身世界軍武大國之列。而經濟、民生基礎建設的全面性,使其產業從傳統製造走向科技化,整體平均所得及消費力,更是世界各國所爭相拉攏的經濟大國。相較臺灣逐漸失衡的經濟與空洞化的國防戰力,兩者間的實力懸殊,已是無法否認的現況。甚至因為地理位置與血緣文化的關係,中國大陸對臺灣政、經方面的影響力,更是不容否認的事實。

「一個中國,臺灣是中國的一部份」,這是中國大陸在國際上不容模糊的堅持。「同屬一中,各自表述」,則是中國大陸在面對兩岸分治的現實狀況下,所能作的最大讓步。不論「九二共識」是否為當年辜汪會談簽署的協議,但其內涵卻是兩岸互動的基礎。如今民進黨蔡英文政府就任即將滿週年,兩岸關係處於幾乎零互動的現況下,蔡政府拋出「兩岸三新」,期望中國大陸放棄原本堅持的「九二共識,一中各表」,顯然刻意忽略臺灣與中國大陸間的國防實力失衡與經濟供需問題。所謂的「新情勢、新問卷、新模式」,可以說是完全空洞的一廂情願,也無助於解開兩岸僵局。

「大丈夫能屈能伸」,面對現實,應用可行的策略,才能在兩岸談判中爭取到最佳條件。務實的深耕臺灣,發展出踏實的國防與經濟力量,使臺灣人民都能安居樂業,在國際上才能發揮真正的影響力,也才有資格談臺灣自主。倘若一味政治算計,自我感覺良好,操弄民粹對立的結果,只是將臺灣推入萬劫不復的境地。

 

關鍵字:蔡英文 政府 一中 中國 

分享: 分享至 LINE 分享至 Facebook 分享至 Twitter 分享至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