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王孝聖的新聞時事觀

中國大陸自製商用客機已經順利起飛,代表他們的航空產業又更向前邁進一大步。反觀臺灣,我們是否已經想清楚,如何將剩餘的資源投注在真正的未來發展,或者政客們只在乎如何掠奪剩餘資源,用以鞏固政治版圖或是中飽私囊呢?

「羅馬不是一天造成的」,中國大陸為了這架自製商業客機,不但耗時九年,而且向全世界蒐羅飛機製造技術,以及可以合作的廠商。從無到有,腳踏實地,不誇大自己能達到的技術程次,也不畏懼面對的未知挑戰,如同早年臺灣研發IDF經國號戰機一般,才能得到今日的成果。

臺灣的民主政治,造就出的國家領導者,究竟把臺灣帶向何種境地?從蔣經國之後,李登輝成為臺灣首任的直接民選總統,臺灣民選出的領導者,似乎永遠處於政治算計與利益糾葛中。

鄧小平的改革開放,以「經濟學台灣」的模式,奠定了中國大陸經濟發展的基礎,成為國際體系一個不可忽視的經濟大國。( 蔣經國與鄧小平「改革開放』政策的比較研究 , 鄭寶蘭, 2007-07-31,
http://fguir.fgu.edu.tw:8080/handle/039871000/1282 

當年一窮二白的中國大陸,國家領導體系摒除了上下欺瞞、自我感覺良好的態度,認真務實的進行各項改革,更不諱言的向當時擁有經濟奇蹟美譽的臺灣學習。如今中國大陸早已是世界各國爭相拉攏投資的經濟大國,其國力更是可以與美國相抗衡的超級強國。反觀臺灣,某些人還停留在「大陸崛起,是因為外省人搬錢去大陸的結果」。這樣民粹式的錯覺;「臺灣優先」、「愛臺灣」、「賣台」……這類口號,使臺灣的領導者一代不如一代,臺灣的國際競爭力與經濟動能也一年不如一年。

中國大陸的商業客機起飛了,新一代的夢想也茁壯發展了。臺灣民眾若不肯認清事實,實事求是的務實面對與改變觀念,只怕兩岸差距會越來越遠,臺灣人民也會越來越感覺「時不我予」。

 

關鍵字:觀點 王孝聖 中國大陸 國產飛機 

分享: 分享至 LINE 分享至 Facebook 分享至 Twitter 分享至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