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中山大學研究團隊針對全國中小學教師的校園霸凌辨識情形進行研究,研究結果登上「亞太教育研究者」(Asia-Pacific Education Researcher)國際期刊。(圖/中山大學)


【亞太新聞網/記者陳芝蓮/高雄報導】

面對台灣各類校園霸凌事件,教師是否皆能準確辨識不誤判?國立中山大學研究團隊針對全國中小學教師的校園霸凌辨識情形進行研究,發現校園霸凌事件的正確辨識率約八成,仍有兩成案例遭誤判,像是將校園霸凌誤認為一般衝突事件,或將一般衝突事件誤判為霸凌事件。經過實驗證實,接受霸凌辨識訓練確實能提升教師對校園霸凌的正確辨識度,研究結果登上「亞太教育研究者」(Asia-Pacific Education Researcher)國際期刊。

中山大學教育所暨師培中心助理教授陳利銘、鄭雯及博士生宋宥賢等人組成研究團隊,以532位中小學教師為研究對象,將其區分為四組,分別為接受90分鐘霸凌辨識訓練組、僅提供書面的霸凌定義組、提供定義及特徵檢核表組及控制組。接著先進行12題疑似霸凌事件辨識前測,讓教師們判斷12個情境敘述是否為霸凌事件或屬於一般衝突事件。接著四組接受不同的介入措施,第一組給予90分鐘的霸凌辨識訓練、第二組提供定義、度三組提供定義及檢核表、第四組不提供任何介入措施,最後再進行另外12題的疑似霸凌事件辨識後測。

結果發現,接受辨識訓練組的教師,對於疑似霸凌事件的正確辨識度顯著提升,從八成提升至九成;僅提供霸凌定義組及控制組的教師在前後測的表現上差異不大;至於提供定義及檢核表組的教師在後測的辨識表現上則優於提供霸凌定義組及控制組。

本研究動機來自於陳利銘助理教授過去五、六年來受教育部委託,分析全台數百件疑似霸凌案件的現象觀察。陳利銘助理教授表示,要判斷衝突是否為霸凌事件,可依據的是世界衛生組織(WHO)調查校園霸凌事件時所採用的三大特徵要件,包括惡意的傷害行為、勢力失衡(大欺小、多欺少、強欺弱)及重複發生。但近年來由於家長投訴或社群媒體渲染,開始出現衝突事件被誤判為霸凌事件的案例。陳利銘助理教授指出,本研究則證實了接受霸凌辨識訓練的確能提升教師對校園霸凌的正確辨識度,據此強烈建議教育行政機關「至少要讓反霸凌因應小組的成員接受辨識訓練」,以降低誤判的可能。

共同作者鄭雯助理教授則提到,僅提供校園霸凌定義給教師,似乎無助提升對霸凌的正確辨識率。對照現行教育部的作法,公告了部頒的校園霸凌定義供學校判定,可能仍無法排除單一教師對於霸凌事件誤判的可能性。「如果僅用個人經驗判斷,那是很危險的。」幸而教育部的防制霸凌準則中,已律定了學校的防制校園霸凌因應小組成員應包括導師、學務及輔導人員、家長代表、學者專家等,但較理想的方式仍是要廣泛推廣校園霸凌辨識訓練。

同為共同作者的博士生宋宥賢原是國中正式輔導老師,他辭去教職進入中山大學教育所攻讀博士,跟隨陳利銘助理教授投入霸凌研究,也是中山大學教育所第一位與比利時根特大學教育系雙聯博士學位博士生。他建議教師在判斷校園霸凌事件時,不能只看定義,應該針對個別案例情境,經由討論來確認是否符合霸凌事件的要件,以減少誤判的情況發生。

期刊網址

https://link.springer.com/article/10.1007/s40299-017-0354-1

 

關鍵字:霸凌誤判 中山大學 國際期刊 

分享: 分享至 LINE 分享至 Facebook 分享至 Twitter 分享至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