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導體晶片無所不在」特展。(圖/國研院提供)


【亞太新聞網/財經新聞中心/竹科報導】

我們每天所居住的生活環境,生活周遭所接觸到的3C 物品,裡面都有半導體晶片在控制,這項科技的發明深深改變了人類生活的腳步。由國家實驗研究院台灣半導體研究中心(國研院半導體中心)策劃的「半導體晶片無所不在-智慧生活的想像更是無限可能」特展,即日起在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國資圖)二樓數位美術中心展出,展示常用的筆記型電腦內部結構、半導體晶片演進與發展史,還設置了IC(積體電路)解碼關鍵字互動體驗區,適合全家大小一起參觀體驗。

積體電路發明至今已有61 年,來到展覽現場,民眾可以看見1958 年世界第一顆積體電路的模型,這項劃時代的發明發展至今,已逐步帶領人類邁入具有無限可能性的智慧生活。再看看拆解開來的筆記型電腦內部結構,更能深刻體會到半導體晶片原來在我們生活中的應用已無所不在。


▲展示拆解後的筆記型電腦。(圖/國研院提供)

在臺灣,積體電路是如何發展成國家的經濟命脈?它和豆漿店又有什麼關係?本項特展將帶領民眾穿越時空回到1974年,看一看當年在小欣欣豆漿店的那一場早餐會報,如何勾勒出台灣積體電路的產業發展藍圖,並在之後的數十年,引領臺灣半導體產業發展。如今我國半導體產業產值排名全球第三,其中晶圓代工以及IC封測產值世界第一、IC設計產值世界第二。預計到了2025 年,在智慧物聯網及AI人工智慧的創新應用帶動下,臺灣半導體產值可達到新台幣4 兆元,而且科技的應用也將更貼近人性需求,塑造臺灣成為名符其實的「創新生態島」。

看完前述展覽後,民眾可在「IC 解碼關鍵字」展區,挑戰用自己的身體來答題,看看自己吸收了多少IC知識。現場還有半導體廠房模擬場景以及工程師的一日分享,幫助民眾對半導體產業有更多了解。


▲半導體廠房無塵室模擬場景。(圖/國研院提供)

國研院半導體中心是全球唯一整合積體電路設計、晶片下線製造及半導體元件製程研究的國家級科技研發單位,是國內產學研界在半導體研究的加速器,同時協助培育整合性高階實務人才,為人工智慧的發展提早做好銜接與準備。藉由本項展覽,國研院半導體中心期望幫助更多民眾認識台灣立國根基的半導體產業,提升民眾對高科技產業發展的認知與理解,共同為台灣創造出更豐富、更具前瞻性的發展遠景。

 

關鍵字:國研院 台灣半導體研究中心 半導體晶片 智慧生活 積體電路 

分享: 分享至 LINE 分享至 Facebook 分享至 Twitter 分享至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