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坑鄉成完成完成「古坑鄉志」歷史與文化傳承,並於今(7日)在三樓禮堂舉行發表會。(照片:記者張立明攝)


【亞太新聞網/記者張立明/雲林縣報導】

雲林縣古坑鄉自設治以來從未有「鄉志」,經鄉公所及地方各界努力歷時4年5月譜成鄉志夢,上下兩冊共81餘萬字,圖表及照片計1182張,完成舊名「庵古坑」的「古坑鄉志」歷史與文化傳承,並於今(7日)在三樓禮堂舉行發表會。

「古坑鄉志」發表會,邀請曾任古坑鄉長的副縣長謝淑亞、在地全台知名遊樂區劍湖山世界董事長尤義賢及地方耆老、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鄉志編纂團隊及鄉內各機關團體代表、各村長及社區發展協會、鄉內各級學校等,與鄉長沈勝騰共同「揭書」儀式。

隨後由地方耆老與編纂團隊以座談會方式「共話古坑古往今來」,另播放欣賞古坑鄉志音樂創作-「山區的記憶」MV,現場並展示「庵古坑風情話」資料展示、「見證庵古坑」老照片展、「找回失去的記憶」特展等。


▲古坑鄉成完成完成「古坑鄉志」歷史與文化傳承,並於今(7日)在三樓禮堂舉行發表會。(照片:記者張立明攝)

副縣長謝淑亞表示,古坑鄉舊名「庵古坑」、「尫某坑」,是具有詩情畫意有趣的名稱,就好像鄉內華山村「苦苓腳」地名眾說紛云,但比較有趣的是因山勢陡峭,僅能靠「11路公車(徒步)」,走上去後直呼「可憐的腳(台語發音)」,就此定名「若苓腳」了!她說,一個原本沒有方志記載的地方,先人篳路藍縷,從窮鄉僻野農村到現今觀光休閒產業的嶄露,鄉親沒忘記時空背景的改變,也沒遺忘對歷史的記憶,「古坑鄉志」歷經4年5個多月資料蒐集、田野調查及撰寫、印刷,終於在地方仕紳與耆老殷切期盼下正式出版了!

古坑鄉長沈勝騰表示,鄉公所從民國82年即起心動念籌組「古坑鄉志編輯委員會」,歷經財政拮据、耆老凋零、籌組編纂團隊、921地震資料斷層等窘境,遲自103年才進行編纂前置作業,到104年12月4日完成委外執行。

由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灣史研究所所長張素玢教授團隊承接編纂重任,並於沈鄉長上任後積極催促編撰工事,終至去年2月22日撰寫完成定稿,共歷時3年2月餘。接續又於去年8月5日起進行美編印刷作業,至今年5月25日「古坑鄉志」終告首刷完成,共計歷經4年5個多月。

「古坑鄉志」內容記載古坑鄉從清康熙年間(西元1684年)設治,至民國104年止,分為上下兩冊8大篇,計有歷史、地理、經濟、社會、教育、政事、文 化、人物等篇,逐章逐頁呈現珍貴史料與圖文並茂,由原先預估的50萬字遽增加到完稿81餘萬字,另圖表、照片共計1182張。

期間前後辦理諮詢會議、耆老座談、工作會議、志稿審查會等共30多場次,大小田野調查不計其數,公文書往返多達180餘筆。編纂團隊,地方仕紳耆老、地方文史工作者等參與者備感艱辛,終於付梓成書發表,沈鄉長感謝編纂過程中所有參與者,以「古坑精神」完成庵古坑歷史與文化傳承。

沈鄉長一再感謝地方耆老、仕紳、文史工作者一路鼎力相助,譜成首創鄉志之夢;時空轉變、世代交替,許多史事已隨著歲月凋零遠去,我們要追回的是這一塊土地的點滴,負責傳承歷史記憶,承先啟後開啟庵古坑文史紀錄新扉頁。


▲古坑鄉成完成完成「古坑鄉志」歷史與文化傳承,並於今(7日)在三樓禮堂舉行發表會。(照片:記者張立明攝)

關鍵字:古坑 設治 鄉志 庵古坑 尫某坑 苦苓腳 可憐的腳 風情話 古往今來 

分享: 分享至 LINE 分享至 Facebook 分享至 Twitter 分享至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