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附醫「細胞治療中心」舉行揭牌啟用典禮,擴大適應症範圍,嘉惠更多病人。(圖/蕭任峰攝)


【亞太新聞網/記者蕭任峰/台中報導】

中國附醫「細胞治療中心」於今(18)日舉行揭牌啟用典禮,即日起可針對多型性膠質母細胞瘤及續發性腦瘤(腦轉移癌)、上皮性卵巢癌、胰臟癌、攝護腺癌、頭頸癌、肝癌、乳癌和大腸直腸癌等8種第4期實體癌症病人進行收案與治療,未來待腦中風、關節炎細胞治療計畫通過衛福部審核,即可擴大適應症範圍,嘉惠更多病人。

中國附醫在細胞治療上的研究已超過10年,除建置了符合人類細胞治療臨床試驗規範的GTP核心細胞操作室,本次與長聖國際生技公司共同合作,一次申請8種癌別的治療,皆全數獲得衛福部核准通過,並已有國內外符合收治條件的病人諮詢相關治療療程。過去許多病友為了疾病必須遠赴日本、美國等地接受細胞治療,但是他們的安全與權益一直都存有疑慮。衛生福利部於去年9月6日發布了「特定醫療技術檢查檢驗醫療儀器施行或使用管理辦法」修正條文(簡稱特管辦法),允許通過審核的醫療機構能合法針對特定病人執行細胞治療。此法的開放使得病人不必再拖著病體、冒著生命危險遠赴國外求醫,對病人的就醫權益無疑是一項德政。


▲「細胞治療中心」採用高規格且符合病患舒適性的設備。(圖/蕭任峰攝)

第四期癌症的預後極差,醫療選擇也極為有限,因此全球都在開發新的治療方式,樹突免疫細胞治療尤為熱門,與其相關的學術論文每年就有5,000篇,在動物實驗證實以樹突細胞配製的腫瘤抗原或疫苗,對癌症具有高度抑制或治癒的效果,依歐洲、美國和日本治療經驗,接受治療者不良反應和明顯的副作用不多。

中國附醫向衛福部申請使用樹突免疫細胞治療的癌症有8種,包括多型性膠質母細胞瘤及續發性腦瘤、上皮性卵巢癌、胰臟癌、攝護腺癌、頭頸癌、肝癌、乳癌和大腸直腸癌,國內外已有的研究顯示,這8種癌症病人可因免疫療法而受益。以肝癌為例,國內已有文獻報告指出晚期肝癌接受樹突細胞免疫治療後的1年及2年存活率,高於未接受免疫治療者。


▲中國附醫「細胞治療中心」揭牌啟用,嘉惠更多病人。(圖/中國附醫公關組提供)

中國附醫對於幹細胞治療腦中風的研究也有非常好的突破,轉譯醫學研究中心團隊利用專利研發的培養基,成功提高了「IGF1R+間質幹細胞」的生長含量,「IGF1R+間質幹細胞」比「IGF1R-間質幹細胞」對於腦中風後所造成的腦損傷有更令人滿意的治療效果。此一研究成果發表在國際知名期刊《科學報告》(Scientific Reports),如今由於間質幹細胞的研究發展漸臻成熟,腦中風的治療引進一道曙光。

再生醫學相關的細胞治療主要是藉由移植幹細胞來提升關節軟骨之再生能力,中國附醫目前發展之技術,每一療程將分兩次施打總數一億顆之自體骨髓間質幹細胞,如此可以有效減輕關節施打時所造成之腫痛,且仍可以達到關節內施打幹細胞之再生效果。接受相關治療之病人,其關節炎之症狀及功能可望得到改善外,也可能對其病程產生影響。


▲「細胞治療中心」病房內供給氧氣等醫療設備暗藏於畫框後面,滿足病患舒適性。(圖/蕭任峰攝)

中國附醫細胞治療中心整合全院資源並帶領全院積極發展全方位的細胞治療技術,全院已有165位臨床醫師具備衛福部規定之細胞治療資格的專業醫師。除了癌症自體免疫細胞療法之外,衛福部這次特管辦法核准的項目尚包含了組織修復的幹細胞治療,「細胞治療中心」亦將針對腦中風、脊髓損傷及退化性關節炎等多項幹細胞治療技術向衛福部申請許可,期待未來能造福更多的病人。

中國附醫近年來進步飛速,不僅在重症醫療與醫學教育上的發展培育眾多人才,更不缺席各項與國際醫療科技發展競爭的新議題,例如:微創醫材的研發、AI人工智慧的未來醫療或是3D列印醫療等等。正如同中國醫藥大學於6月1日舉行的畢業典禮上,蔡長海董事長勉勵所有的畢業生時時刻刻要掌握世界的新脈動,期許自己成為世界的領航者!中國附醫「細胞治療中心」本著這樣的期許正式宣告進入細胞治療新領域,也代表台灣細胞治療時代的來臨。未來,中國附醫將藉由「細胞治療中心」鏈接臨床需求與產業發展,整合國內上、中、下游醫療市場與技術、並進一步將台灣尖端新創醫療推向世界。

關鍵字: 細胞治療 中國附醫 細胞治療中心 

分享: 分享至 LINE 分享至 Facebook 分享至 Twitter 分享至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