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天后宮前董事長林麗美(右)、現任董事長林振森(左)歡迎大家跟著媽祖遶境,每走一步就消一業,每跺一腳就能除一魔,共享好的福份。 (圖/記者蔣彤雲攝)


記者蔣彤雲/新竹報導

「五月初五迎媽祖,7月15城隍爺遶境」,內天后宮董事長林振森說,距離前次辦理竹塹媽祖遶境活動已是多年以前的事,今年恢復舉辦還要擴大辦理,是要把傳統優美的文化和歷史找回來,無論有無宗教信仰,歡迎大家跟著媽祖遶境,每走一步就消一業,每跺一腳就能除一魔,萬民跟著媽祖遶境,把不好的去除,共享好的福份,這是今年媽祖遶境活動的主軸與宗旨。


▲清乾隆時期興建位於西門街的內天后宮已有275年歷史。  (圖/記者蔣彤雲攝)

小小的竹塹城有三間超過200年歷史的媽祖廟,分別是長和宮、內天后宮、和今年剛好成立200年的香山天后宮,清乾隆時期興建位於西門街的內天后宮已有275年歷史。

竹塹城有四座官廟,分別是新竹都城隍廟、文廟、武廟、與內天后宮,日據時期,日本人為了皇民化,曾經大肆破壞文廟和武廟,當時信眾歷盡千辛萬苦將內天后宮的媽祖神像隱藏在城外的長和宮,事為日本人獲悉又要去長和宮搞破壞,信眾再度把媽祖神像隱藏到香山天后宮裡,日本人投降後生活安定了,內天后宮的媽祖神像才重見光明,如今香山天后宮主奉祀的媽祖便是日據時期藏於該處內天后宮的二媽。

常有人疑惑如何分別內天后宮與外天后宮,這要從開台進士鄭用錫興建新竹東西南北四個城門說起,鄭用錫向北京請旨,因為有土匪經常從後龍登陸,流竄打劫,為了保護竹塹城內的百姓,由清朝皇帝斥資興建新竹東西南北四個城門,分別是東門迎曦門、西門挹爽門、南門歌薰門、北門拱宸門。

以前貨物輸運靠的是海運,每次出海前老百姓都會去媽祖廟祈福,保佑一路平安,清乾隆皇帝派淡水城知事來興建廟宇,因為是皇帝出資蓋廟,又叫做官廟,內媽祖廟因為在城門裡,清兵下崗哨後閉鎖城門,一般人無法出廟裡參拜祈福,信眾遂在城外興建一座媽祖廟長和宮,為了與城內媽祖廟區別,於是稱為外天后宮,西門街的天后宮因為在城裡,所以叫做內天后宮。


▲大媽神像顯現出來的面容就是太平盛世的模樣,肉肉的、胖胖的,非常的富貴。(圖/記者蔣彤雲攝)

日據時期之前內天后宮的二媽如今是香山天后宮主奉祀的媽祖,泥塑而成的大媽至今還很莊嚴的在內天后宮正殿,清朝乾隆時期是太平盛世時期,大媽神像顯現出來的面容就是太平盛世的模樣,肉肉的、胖胖的,非常的富貴。

台灣很多的媽祖廟都稱之為天后宮,古代百姓興建廟宇是不能稱為天后宮的,只有皇帝興建的廟宇才能加上「
天后」二字,皇帝興建的廟宇都會有一句對聯:「后非帝后亦為后」,所以古時唯有皇帝興建的廟才能稱為天后宮,不似現在只要申請註冊就能稱為天后宮。

清朝鄭用錫中了科舉後,在竹塹城立下許多規矩,以前初一、十五,新竹縣城文武百官都要到天后宮參拜祈福
,這是朝廷的律法必須遵守,「五月初五迎媽祖,7月15城隍爺遶境」,內天后宮董事長林振森說,距離前次辦理竹塹媽祖遶境活動已是許多年以前,今年恢復舉辦還要擴大辦理,要把傳統優美的文化和歷史找回來,未來還將朝向規劃從祖廟內天后宮出發,走向竹北天后宮、新埔天后宮……香山天后宮、再回到祖廟內,遶境新竹縣各鄉的天后宮,因為有距離走起來很辛苦,也需要三天兩夜時間才能走完。

林振森說,無論有無宗教信仰,歡迎大家跟著媽祖遶境,每走一步就消一業,每跺一腳就能除一魔,跟著媽祖的腳步把不好的去除,萬民跟著媽祖遶境,共享好的福份,這是「2023竹塹媽祖文化祭」媽祖遶境活動的主軸與宗旨。


關鍵字:內天后宮 董事長林振森 

分享: 分享至 LINE 分享至 Facebook 分享至 Twitter 分享至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