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中心/綜合報導

 

“烽火俠侶——李友邦將軍與嚴秀峰女士抗日史料展”在台北開展。李友邦將軍之子李力群昨天在台北表示,對日抗戰,台灣人沒有缺席。

1906年生於蘆洲老宅的李友邦,自幼懷有強烈的民族感情,少年時代就反抗日本人欺壓及不平等待遇。1924年,尚處學生時代的他與同學襲擊日本警察派出所後,為躲避追緝,背井離鄉前往廣州,隨後加入黃埔軍校二期就讀。

1937年,全面抗戰爆發後,已從黃埔軍校畢業的李友邦提出“保衛祖國,收復台灣”,並籌組由台灣人組成的抗日武裝台灣義勇隊與台灣少年團,在大陸進行抗日。

李友邦夫人嚴秀峰早年參與學運,反抗日本侵華,17歲那年加入對日抗戰行列。東洲保衛戰中,嚴秀峰在敵軍漫天炮火下傳達軍情,協助國軍收復東洲島。1941年李、嚴二人結為夫婦。這對“烽火俠侶”繼續宣傳教育,開展戰地醫療、生產報國,攜手抗日。

“我的雙親是永不妥協的戰士、是鶼鰈情深的烽火伴侶”,李力群說。

李力群還指出,1895年至1945年整整50年,台灣是日本殖民地,台灣人民是二等公民。雖然日本人虐殺無數台灣抗日誌士,但無論是武裝抗日或是民族性的文化捍衛,台灣對日抗戰活動前赴後繼,從未停歇。

馬英九總統在展覽開幕典禮致辭時表示,從1895年日軍在澳底登陸開始,台灣人民反侵略、反殖民的武裝抗日行動長達20年。沒有抗戰勝利,就沒有台灣光復。

馬英九說,談到台灣人民參與抗戰,就一定會提到“李友邦將軍伉儷”。台灣義勇隊、醫療團是當時台灣規模最大、態度最積極的抗日戰士。李友邦、嚴秀峰對台灣的貢獻,這已成為歷史上不可抹滅的一頁。

 

關鍵字:李友邦之子 對日抗戰 台灣人 亞太新聞網 

分享: 分享至 LINE 分享至 Facebook 分享至 Twitter 分享至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