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中心/綜合報導

瓊台光伏農業發展座談會昨天在海口召開,台灣地區和海南省內外光伏農業專家、學者、業者30餘人,從經濟、社會和生態效益等角度對當前光伏發電用地綜合利用模式類型進行探討,以推動瓊台經濟交流合作和光伏農業產業雙贏發展。

海南省農業廳對外合作處處長黎民英介紹,光伏農業是將太陽能發電廣泛應用到現代農業種植、養殖、灌溉、病蟲害防治以及農業機械動力提供等領域的新型農業,以實現“農業發電兩不誤”。

“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人口不斷增加,土地更需高效利用。”黎民英說,光伏發電用地綜合利用模式是伴隨著光伏發電而產生,即充分利用光伏組件下的土地空間,選擇合適生長的動植物與微生物種類,進行科學合理的種植、養殖,建立一個良好的生產和經營系統。

然而她也提出,近年來,海南陸續建成數個中小型光伏發電站,但其中採取土地綜合利用模式的比例低於總量的50%,並且綜合利用模式十分單一,農業效益產出勉強達到收支平衡或負效益,制約著海南省光伏農業產業健康可持續發展。

海神航天新能源有限公司是海南目前建成最大的瓊台合作光伏農業企業。該公司市場運營總監徐淑通告訴記者,其公司在東方市利用850畝地投資光伏發電的同時,對農地進行綜合利用,經過一年的嘗試,今年下半年可望轉虧為盈。

台灣屏東科技大學兼任助理教授劉文斌在海南從事農業20多年,他借鑒台灣經驗提出,光伏發電用地可綜合利用中棚頂發電,太陽能棚架下可種菇類等耐陰作物,如咖啡、中藥、草莓等;建設以綠能為主題的休閑農場,推動集高效種植、農業科普、休閑觀光於一體的新型農業項目,提高農民所得。

“光伏農業作為朝陽產業,發展潛力大。目前海南的光伏農業現狀是,發電效益好,但農業部分需要加強改進。”海南省台辦副主任王克禧稱,台灣光伏農業起步早,技術設備先進,可以為海南發展提供借鑒。

關鍵字:兩岸 農業 亞太新聞網 

分享: 分享至 LINE 分享至 Facebook 分享至 Twitter 分享至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