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新聞中心/綜合報導


傳統村落、古民居是安徽文物特色。當地重視文物保護利用和傳承發展,並在中國形成多個古民居保護與利用的成功案例。

皖南民居是中國南方民居代表之一。皖南民居與皖南山水地理、徽州文化緊密結合,保留了大量代表漢族儒家文化的宗法制度遺存,如宗祠、牌坊、民居、水口、道路、橋樑等,其中以古民居最為典型,雕刻精美,粉牆黛瓦馬頭牆,形成了獨特的徽派建築。

安徽省文物局辦公室負責人李瑋說,據安徽省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結果顯示,該省保存較為完好的古村落有100多個、古民居8000多處,其中世界文化遺產西遞、宏村兩處,國保單位60多處,省保單位260多處,市、縣級文物保護單位1000多處。由於城鎮化建設和民居本身的年久損壞,保護任務繁重。

據瞭解,皖南民居集聚區黃山市2007年就推出《皖南古民居認領保護辦法》,允許海內外人士認領保護古村落或單幢古建,認領者可獲得古民居的居住使用權。並於2009年全面啟動了“百村千幢”古民居保護利用工程,投入資金50多億元人民幣,完成了101個古村落的規劃編製,實施了101個古村落和1325幢古民居的保護工作,認租、認領、認購古民居467幢,打造了事業、產業方面的新型業態19類964處,建成了湖邊古村落、秀裡影視村、黎陽故邸等13處古民居集中保護地。

2014年,黃山市在“百村千幢”工程的基礎上,又啟動了徽州古建築保護利用工作,對古城、古鎮、古村落、古街等4個空間形態類的古建築和古民居、古祠堂、古牌坊、古書院、古戲檯、古碼頭、古塔、古橋、古亭、古道、古井、古碑等12個單體形態類的古建築進行全面保護利用。

如今,黃山市已拓展出藝術會所、民俗客棧、特色酒吧、休閑茶社、傳統作坊、藝術創作、收藏展示等12類產業方面的業態和文化教育、民俗活動、文博展示、名人故居等7類事業方面的業態。

近日,黃山市被國家文物局正式納入2015年全國不可移動文物衛星遙感監測工程兩個試點地區之列,將利用先進衛星遙感技術與衛星圖像,為文物的開發和保護提供科學、高效的技術保障。

關鍵字:安徽 古民居 傳統村落 亞太新聞網 

分享: 分享至 LINE 分享至 Facebook 分享至 Twitter 分享至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