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太新聞網/財經新聞中心/綜合報導】

根據IMF報告指出,中國經濟的增長預測今年為6.5%,明年則再下修為6.2%,而根據財新中國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來看,下跌為49.4。IMF指出亞洲國家如果是依賴中國消費市場的經濟體將受益於中國產業結構的轉變,但如果是對其加工製造出口倚賴較重的經濟體如台灣,受損就會比較嚴重。


▲中國經濟產能過剩 已經面臨轉型期(圖片來源: 網路)

IMF警告,中國的債務將持續增長,也是需要警戒的地方,雖然目前並無急迫性的危機,且政策上還是有彌補空間,但是IMF仍然擔心中國那些沒有足夠盈利來支付利息的企業,持有的債務已高達中國上市公司債務的14%,中國可能處於風險之中的銀行對企業貸款接近1.3萬億美元。

而5月3日公佈的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為49.4,低於3月0.3個百分點,繼續處於50.0臨界值以下。而早前公佈的官方製造業及非製造業PMI,數據都處在輕微跌幅。

IMF表示,中國投資增長放緩是由於本身產能過剩,尤其是房地產及上游工業行業影響,不過去年一系列適度的貨幣及財政政策,抵銷了部份經濟增長的不利因素。

IMF表示,雖然中國仍扮演全球經濟發展的重要角色,但中國經濟適逢轉型期,這期間造成的短期影響,再加上全球復甦依舊遲緩,亞洲經濟將面臨嚴重阻力。

而台灣與中國在貿易與金融上緊密整合,在中國經濟轉型為以消費為主要動力之際,受到的負面影響,在亞太國家中受到的影響最大。

IMF特別將紐西蘭與台灣做了比較,在1995-2011年間,因紐西蘭主要擴大消費型商品及服務出口到中國市場,而不像台灣是高度以固定資產投資的方式投入中國。報告認為,以趨勢來看,在因應中國經濟轉型升級之際,紐西蘭反而比台灣站上更有利的發展位置。

由於台灣對於中國的投資主要在製造業,以及固定資產綁定的投入,當中國消費市場提升而基本生產成本提高之後,台灣難免會受到重創。
 

關鍵字:IMF 中國經濟 台灣經濟 兩岸經貿 

分享: 分享至 LINE 分享至 Facebook 分享至 Twitter 分享至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