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太新聞網/記者范文濱/桃園報導】

桃園市議員范綱祥13日總質詢時指出,「國土計畫法」、「溼地保育法」、「海岸管理法」已於去年(104)完備,市府應該釐清桃園海岸線管理權責,針對工業污染、海岸設施規劃、海洋廢棄物、水污染排放防制及海岸生態保育等問題做出明確回應及處理。



▲保護桃園海岸線 市議員范綱祥:依國土三法訂管制方案。(圖片來源:桃園市議會)

「自然海岸只剩下20.84公里,連一半都不到」市議員范綱祥指出,桃園的海岸線總長約46.4公里,但半數以上被人工化、私有化,堤防、消波塊,海岸景觀水泥化,進而瓦解防風林及紅樹林內的自然生態。

另外,海岸垃圾、漂砂、河川出海口汙染排放等問題,讓民眾不想再親近海洋;而桃園的海岸自行車道設置時沒有考慮到自然生態環境,所以嚴重漂砂問題造成車道無法使用。
 

市議員范綱祥建議,市府應該針對綠牡蠣的原因與存在狀況、重金屬分布的真實分布情形,進行研究調查,並針對汙染源做到資訊公開,搭配國土三法的立法授權,建立海洋資料庫,做出海岸白皮書、保護計畫及防護計畫,把以往各自為政的現象整合,徹底提出解決與管制方案。
 

市長鄭文燦表示,「溼地保育法」通過以後,桃園市有包括348口重要埤塘、水圳,及972公頃的許厝港溼地保育工作要進行。桃園的海岸沿線生態保育四大重點,除了「許厝港溼地」,還包括「草漯沙丘」、「觀新藻礁」以及「新屋石滬」。

市長鄭文燦指出,觀音草漯沙丘及沿海其他沙丘地景,非常值得發展成文化資產保存法所列的自然地景,另外,今年地景藝術節也會把新屋石滬當作重點,讓大家看到永安漁港以南的傳統漁業文化遺址。

關鍵字:保護 桃園 海岸生態 國土三法 桃園市議會 

分享: 分享至 LINE 分享至 Facebook 分享至 Twitter 分享至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