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太新聞網/生活新聞中心/綜合報導】


網球國手謝淑薇投下「退出臺灣網壇,永不接受國家隊徵召」的震撼彈後,讓臺灣體壇生態、制度等問題以及選手的辛酸浮出檯面,臺灣時間今(7)日凌晨,謝淑薇正式向奧運團本部提出聲明放棄里約奧運網球單、雙打的參賽資格,除了奧運網球籤表更新後已無謝淑薇的名字外,中華代表團總領隊陳士魁也證實確定退賽。

▲不再吞忍,背負種種壓力下,謝淑薇選擇退賽,盼各方能尊重其決定。(圖片來源/網路)

▲不再吞忍,背負種種壓力下,謝淑薇選擇退賽,盼各方能尊重其決定。(圖片來源/網路)


退賽風坡一路紛擾至里約奧運開幕後,女網國手謝淑薇宣布退賽及不再為國家隊效力,此舉引起各界輿論四起,網路上的留言正反兩極,有要求謝淑薇「相忍為國、先打完奧運再處理制度」等說詞,也有指責體育署、網協等多年以來選手不被正視的問題,雙方砲火猛烈,但從謝淑薇退賽背後,才是國家、國人須要看到的一面。


雖說以「相忍為國」盼能改變謝淑薇的決定,但「忍耐」遠超於「互相」,國手代表國家爭光,國家理應給予選手最大的支持,成為其有力的後盾,可在臺灣卻變成常態性「沾光」,選手的資源不足、不均衡時,乏人問津,幾乎只能自立自強,待選手一舉成名後,才有機會被看到,但獲得勝利的過程,往往才是最需要推手、後盾的支持。


謝淑薇事件揭開了網壇弊端,包括了「臺灣女網特殊生態」、「教練遴選制度不公」、「臺灣之光背後辛酸」等,不同於一般職業網球選手聘專業教練培訓成長,臺灣女網選手大多是從小受家人啟蒙踏入職業網壇,教練多半是父親或兄長,雖不一定會影響專業表現,但一旦教練皆為家人時,由誰的家人擔任國家隊的教練才正當、不偏私,這部分也是過去數次亞、奧運的爭議之一。


再來談及引發謝淑薇退賽的導火線「教練P卡」(能進入場邊指導、陪伴選手出賽的名額)問題,不應是訂出規則讓選手自己比拚,誰贏就帶誰的教練出國比賽,這樣不論是哪方勝出,一定都會有不公的輿論產生,而是應該要有「國家隊教練團」的制度,專業統整國家隊的訓練、戰力,安排出對國手、國家最有幫助的方式獲得佳績,如各國國家隊的教練,本身也都是國際網協成員,以專業來尊重國際網協ATP和WTA的排名、慣例,但臺灣網協的獎金分配制度,卻以奪牌選手按比例拆分給隨隊出賽的教練,故「教練P卡」之爭,會帶出制度的不公平性。


今年里約奧運,臺灣國光獎金高達3000萬台幣,但卻從未用同等關注、資源,協助選手養成、培訓,全世界代表國家出賽奧運爭光的選手訓練財源雖不一,都不會讓傑出選手淪落到須靠平時自主訓練,甚至是打工賺錢,過去也有許多頂尖國手,為長遠生活所需而放棄職業生涯等,或是轉籍到條件優渥的國家繼續發展,說明在臺灣,不應只是靠國手努力爭取讓國家發光,而是多保障其職涯發展,給予支持。


謝淑薇雖一度被中國企業點名,開出一年1000萬人民幣的價碼(約新台幣5000萬),多次邀其轉籍,但謝家一再婉拒,表明以代表臺灣為傲,但反觀臺灣體育署,雖發布謝淑薇於過去15年來共從國家領取近2700萬台幣,然而,其中的1560萬本來就是她應得的奪牌獎金,還得扣除網協、指定教練依比例分配的金額,再分成2005年謝淑薇成名後,國家才予以補助的部分,平均下來,一年不到100萬台幣,遠遠不及他國開出一年5000萬台幣的待遇。


最後,謝淑薇選擇不再吞忍,心寒退出體育選手最重要殿堂,除了情緒性的輿論外,國家及人民須探討、重視的部分,應是放在「促進制度改革」,讓其更公平化,重新審視國手的選拔標準、補助審核機制,盼人民也能成為「臺灣之光」的後盾,不應單單只看退賽部分一面倒責怪,而是讓其能做出對個人職涯最有利的選擇,並省思臺灣長久以來不重視對體育選手等問題。

關鍵字: 奧運 臺灣 網球 謝淑薇 

分享: 分享至 LINE 分享至 Facebook 分享至 Twitter 分享至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