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太新聞網/記者 林佳儀/採訪報導】


最近已入秋季,天氣溫差變化大,鼻水流不停、噴嚏直打的情況頻頻出現,但許多民眾常分不清是過敏、感冒、或者是鼻竇炎。臺南市立醫院耳鼻喉科主任王鐙慶醫師說明,若為慢性鼻竇炎,須儘早就醫,以免引起鼻竇鄰近器官併發症,也指出,病患除了養成良好的藥物順從性外,手術後也要持續噴藥以及沖洗鼻腔,避免再次復發。

▲王鐙慶醫師(左)表示除配合醫師診斷治療外,養成良好的藥物順從性、注重術後的照護,才會是恢復健康的最佳方式。(圖片來源/記者 林佳儀)

▲王鐙慶醫師(左)表示除配合醫師診斷治療外,養成良好的藥物順從性、注重術後的照護,才會是恢復健康的最佳方式。(圖片來源/記者 林佳儀)


王鐙慶醫師表示,罹患過敏性鼻炎最典型的表現為鼻部、眼睛搔癢、打噴嚏、鼻塞等症狀,而一般感冒多是病毒引發,會多喉嚨痛、鼻水倒流之症狀等,但通常在一周內即會逐漸好轉,最後,平時若一直出現鼻塞、膿鼻涕、臉部壓痛症狀持續大於12週,為慢性鼻竇炎之機率較大,須即早治療。


而治療慢性鼻竇炎的方式,至少要先以藥物治療3個月,若效果不彰再考慮手術,手術目的在於重塑鼻竇的引流管道,藉此提升噴劑藥物分布的效率,及提升洗鼻效果以避免細菌移生,一但診斷為慢性鼻竇炎,除了配合醫師診斷治療外,更要仰賴病患的配合,養成良好的藥物順從性,注重術後的照護,才會是恢復健康的最佳方式。


最後,王鐙慶醫師提到,慢性鼻竇炎的病患,可能是黏膜上皮、鼻纖毛機制本身功能不太正常,所以一部份可透過鼻沖洗的方式,取代鼻纖毛擺動功能,另一方面,可以使用鼻類固醇噴劑,達到減少鼻腔、鼻黏膜的發炎細胞,也能夠改善發炎症狀。王鐙慶醫師進一步補充說明,再噴鼻藥劑前,須清洗鼻腔,而市面較常見的是用水洗式洗鼻器,有外形像茶壺的,也有像瓶子的,沖洗式洗鼻器一般殺菌效果較好,病患在手術後一天可洗3到4次,至於平常則1、2次即可,清洗完再進行噴藥步驟,效果會更完善。

關鍵字:台南醫院 鼻竇炎 

分享: 分享至 LINE 分享至 Facebook 分享至 Twitter 分享至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