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新聞中心/上海報導

上海民生銀行以打太極拳方式,造成信用卡持卡人帳戶異常,致使持卡人在經過很多查詢過程中消耗很多時間;不止讓客戶徵信受損,更令人質疑金融機構的誠信度問題。

市民郭先生去年年底發現自己的個人徵信出了問題。可令他到疑惑的是,之前他在銀行的信用一向良好。原來,這一切的麻煩源於7年前他在民生銀行所辦理的一張信用卡。

2008年4月份,郭先生開通了一張民生銀行信用卡,用於購買手機的分期付款。隔月便發現帳單異常。

“第二、三個月的時候發現帳單過來有兩筆費用沒有印象,我查了一查說是深圳消費的,我也沒去過深圳,卡也沒離開過我身。”由於懷疑信用卡被盜刷,郭先生立刻辦理了停卡手續,並向派出所報案,另外,還按照民生銀行的要求,前往該行信用卡分中心辦理“非本人交易聲明”等手續。可此後,這莫名其妙產生的400元消費依舊掛在郭先生的賬上,每月還會生成滯納金和利息。期間,郭先生多次和銀行交涉,對方均未給予答覆。

到了2014年底,他突然發現自己無法在其他銀行辦理新的信用卡,於是便去中國人民銀行徵信中心查詢個人徵信報告,發現上面竟有民生銀行提供的不良徵信紀錄。今年1月下旬,他只好再次與民生銀行交涉。

“有一個曹先生接待的我,等於08年的時候所有的手續又辦了一遍,他說一個禮拜回復。我再打電話給他,他說沒印象了這個事。”

為此,記者致電民生銀行投訴部門主管劉先生,對方仍然未給出具體的解決方案。“我們需要再次做記錄,作進一步的核實處理。”

2月12日下午,郭先生告訴記者,民生銀行方面終於給予他回復,本月24日會派人前往中國人民銀行消除他的不良徵信紀錄,而相關費用也不用再償還。

不過,當記者再次向民生銀行客服熱線求證此事並詢問造成差錯的原因時,對方則表示,媒體採訪也需要走流程,會有相關人員給予回復。但截至記者發稿,仍未得到民生銀行方面的任何答覆。

當客戶對信用卡消費提出異議,需要銀行協助核查時,作為銀行不該一味“打太極”,而應主動配合,這樣才能體現出一個金融機構所應具備的誠信態度。

  

 

 

關鍵字:中國人民银行信用卡中心 

分享: 分享至 LINE 分享至 Facebook 分享至 Twitter 分享至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