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太新聞網/臺南新聞中心/綜合報導】


今年台南美食節以「肉燥」為主題,並特別以基本食材稻米及醬油為設計,規劃「豆油米道場」─稻米、醬油的知識小學堂,帶動2016台南美食節首波登場。自10/29(六)起,每個周末共安排六梯次,以實地參觀台南在地製造場與農改場等,讓民眾能夠實際接觸食材的製作與原生過程,加深民眾與食材、食品產業的了解,更邀請到慢食達人徐仲為總指導深入解說。


▲ 台南美食節首波豆油米道場 學員獲榮譽認證滿載而歸。(圖/臺南市政府觀旅局)


▲ 台南美食節首波豆油米道場 學員獲榮譽認證滿載而歸。(圖/臺南市政府觀旅局)


29日於台南市後壁區永興白曝蔭油廠,由醬油製造專業者林雪姣老師進行導覽。林老師表示,永興蔭油廠堅持以手工釀造,包括製麴及發酵皆仍採傳統人工方式進行,以維護傳統古味。即使面對化學速成醬油低人力、低成本的競爭,仍然堅持不懈,從醬油的釀造流程到下午黑豆田參觀,為醬油的原生及製作過程做了完整的說明。而在卡多利亞良食故事館的醬油品評課程,讓參與者品嚐體驗如何判斷醬油的種類、味道以及優劣性。食材達人徐仲老師表示,品評體驗可以有不同判斷方式,品評醬油的第一件事是「觀色」,發酵越久,內涵的涵的醣類及胺基酸越容易產生褐變反應,醬色自然越深,但市面上常見經過人工調色的醬油,而永興白曝蔭油廠依舊堅持醬油原色,難能可貴。最後還透過趣味知識測驗,通過對醬油知識的全新認識。最後由活動總導師徐仲老師及永興白曝蔭油廠林雪姣老師,一同頒發豆油米道場「醬油小學堂」認證證書,並贈送精美豆豉禮物,深度的體驗遊程回憶也令參與者印象深刻。


30日則是展開稻米小學堂體驗遊程,先在台南區農業改良場嘉義分場參觀,農改場場長羅正宗針對稻米相關知識為民眾做深入的介紹及說明,包括至溫室水泥槽標本區了解稻米生長之過程,並上了一堂「稻米種類及多元利用」課程,最後進行專業的米飯品評體驗,民眾現場品嚐了五種稻米品種,各自擁有不同的口感,羅場長也在現場指導品評的技巧及判定的標準,而徐仲老師也以不同視角做說明,提供民眾不同角度的專業評析。另外,也一起探討稻米的美味密碼,深度解析米粒的食味值、米種的支鏈或直鏈、澱粉比例和口感影響等等,透過一碗米飯,了解屬於台灣的故事。


此外,在台南市後壁區與《無米樂》崑濱伯契作「益全米香」(台農71號)的芳榮米廠、無米樂社區參觀。同時身為臺南市無米樂稻米推廣促進會總幹事,及芳榮米廠行銷總監張美雪,以專業的導覽及細心的解說,使民眾更加了解稻米生長節奏,以及所延伸出的米食文化及相應的習俗節慶。而透過實地的體驗,如包米DIY活動、鴨田巡禮、稻米小學堂古厝參觀,也傳達了台灣傳統文化的精隨,熟悉每天餐桌上稻米的相關知識故事。


2016台南美食節,於10月9日至12月1日舉辦,推出五大系列主題活動—「總鋪展功夫」、「雙廚來過招」、「豆油米道場」、「功夫點心宴」以及「肉燥群俠會」,帶領大家從最源頭的米、醬油食材學堂出發,到台南美食的文化探索,透過餐宴呈現廚師的掌廚功夫,並邀請知名說菜人講述料理故事,讓大家在品嚐美食的同時,也吸收了台南美食的文化養分,共享一場「五感」美食盛宴。活動詳細資訊,請上「2016台南美食節」活動官網查詢,邀請全國民眾來美食之都-台南,品嚐最新鮮、道地、又好吃的美食!

關鍵字:美食節 無米樂 肉燥 稻米小學堂 豆油米 

分享: 分享至 LINE 分享至 Facebook 分享至 Twitter 分享至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