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用英語系學生孫韻婷、陳于婕、陳元楷、游智棋,以「象與泰國之間」為研究主題,大象世界當兩天志工。(圖/高科大孫韻婷)


【亞太新聞網/記者廖銘瑞/燕巢報導】

國立高雄科技大學開設「亞洲文化探索與體驗」課程,今年暑假有25名學生赴泰國、馬來西亞、新加坡、日本,展開為期14天以上的國際壯遊體驗學習,每位學生補助一萬五千元。其中,由於近年來動保意識抬頭,有一組學生團隊到泰國南邦大象保育中心與大象世界,探究大象在泰國做為觀光表演與動物保護間的關係;另有一組則參訪日本大阪ARK流浪動物收容所,他們發現在日本街道幾乎看不見流浪動物,是什麼原因或許值得臺灣借鏡。

高科大「亞洲文化探索與體驗」課程是該校獲得教育部青年發展署「國際體驗學習計畫」之補助,由應用英語系副教授陳其芬擔任計畫主持人,聯手五位老師一同規劃與執行計畫內容,分別是應用日語系副教授黃愛玲、應用英語系教師關思、營建工程系副教授許鎧麟、資訊管理系副教授周棟祥及環境與安全衛生工程系教授許昺奇。並由國際處與通識教育中心協助執行,另邀請臺灣志願服務國際交流協會秘書長黃淑芬、臺灣世界青年志工協會秘書長鄧繼雄協同教學,分享海外志工服務見聞。

陳其芬強調,國際體驗學習計畫不是讓學生出國旅行、寫寫旅遊日誌,學生必須帶著臺灣經驗與研究問題出發,獨自面對問題、學習臨機應變,在行程中保持敏銳觀察力,「當學生完成國際體驗後並非句點,期待看到學生經由這次的學習,問問自己『我接下來想做什麼?』,臺灣有沒有可能因為你而出現小小的改變?」陳其芬鼓勵學生勇敢踏出舒適圈,只有自己出去面對諾大的世界時,才能真正了解當地的社會與文化,再回頭思考如何讓臺灣變得更好。<p>

該校日前舉辦「國際壯遊體驗學習」成果發表。應用英語系學生孫韻婷、陳于婕、陳元楷、游智棋,以「象與泰國之間」為研究主題,走訪曼谷、清邁與北碧府。他們先到三頭象神博物館,認識自古以來被泰國視為崇高象徵的大象歷史,當他們與當地人聊天後發現,即便大象被視為泰國人的驕傲,但部分年輕人對其背景沒有概念,讓他們反思泰國和臺灣都面臨同樣問題:「傳統文化是否隨著時間一點一滴流失了,我們該如何重視與珍惜?」

隨後,他們在清邁的南邦大象保育中心經歷矛盾與衝擊。他們心想:「這不是保育中心嗎?怎麼會有大象特技秀!」孫韻婷說,他們現場看到一頭小象失控撞倒馴象師,簡直嚇壞了,他們試圖詢問馴象師、想參觀動物醫院,卻始終沒有獲得正面回應,「到底背後蘊藏著哪些不仁道的殘忍訓練?」直到現在仍百思不得其解。

孫韻婷分享,他們之後在有27頭象的大象世界當兩天志工,協助照料大象起居、製作大象餐點,和象伕聊天後深刻感受到「在這裡大象不用工作,我們為大象工作」。促使他們思索大象表演、泰國經濟、動物保育間如何取得平衡?之後遇到來自荷蘭的員工Aniek同他們說:「想要改變大象的命運,不在於泰國政府訂定的政策,而是在於消費者,只要有商機,市場需求便不會消失」,他們開始轉念,一定有其它方法可以讓大象與經濟達到均衡,絕非靠大象表演等單方面的剝削來維持商機。

為了近距離親炙各產業的樣態,此行不少學生主動寫信聯絡國外機構。像是應用日語系的廖庭榆、 謝佳玫以「被浪浪圍繞的日子」為研究主題,觀察臺灣與日本對待流浪動物的方式。他們去信日本大阪的非營利動物救助組織ARK,說明擔任一日志工的緣由;之後到政府機構「大阪動物管理中心」參觀,分析臺灣與日本流浪動物收容狀況;並在日本徒步15天,察看日本街道流浪動物的蹤跡,他們觀察到無論在都市或山間,僅在一處鐵道橋下發現飼料碗,推估該處有人餵養流浪動物。他們心想,也許是日本環境清潔,沒有多餘垃圾散落街頭引來流浪動物覓食,臺灣或許可朝這方面努力。

國際長黃義俊表示,為了拓展學生的國際視野,未來積極鼓勵學生到國外移地學習,預計2020年送出700位學生出國交流學習、招收700位外籍生為目標。

關鍵字:高雄科技大學 國際壯遊 泰國 助大象洗澡 

分享: 分享至 LINE 分享至 Facebook 分享至 Twitter 分享至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