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大應用藝術研究所六燃策展團隊所策劃執行的「前日本海軍第六燃料廠文件展」(簡稱「六燃文件展」),訂於6/6-6/9在交大藝文空間登場。(圖/交大藝文中心提供)


【亞太新聞網/地方中心/新竹報導】

「一座沒有記憶與歷史的二戰城市,將成為患有失憶症的城市;一座二戰城市需要一群具反思、批判和實踐能力的市民,來保存、活化、滋養她。」交大應用藝術研究所六燃策展團隊所策劃執行的「前日本海軍第六燃料廠文件展」(簡稱「六燃文件展」),訂於6/6-6/9在交大藝文空間登場,透過科技再現歷史現場,呈現一塊帶有二戰歷史、記憶、想像等紋路的多層肌理;一個容納著來自不同歷史時期的人們與背景的有機容器;一座交織著集體和個人記憶的城市。

或許有人認為以「二戰城市」來勾勒新竹是不準確的,這是指涉整個新竹都跟二戰有關,或暗示因為有二戰,新竹才存在。但新竹在地人並不太記得這塊土地過往的二戰歷史。與其說,六燃文件展將「新竹」與「二戰城市」並置,是企圖揭示這個城市的歷史胎記,還不如說是一個提問,藉此來探問這個城市的自我定義或身份認取;透過爬梳、參與新竹六燃的二戰歷史和之後陸續發生的事情,來思考生活在台灣這塊土地上的意義。



▲交大應用藝術研究所六燃策展團隊所策劃執行的「前日本海軍第六燃料廠文件展」(簡稱「六燃文件展」),訂於6/6-6/9在交大藝文空間登場。(圖/交大藝文中心提供)

交大藝文中心指出,「新竹生博物館:六燃文件展」展覽的內容,主要來自交通大學自2018年以來,以六燃大煙囪廠房為基地,所全力推動的「新竹生博物館:保溫睦鄰駐站計劃」,它不止探討新竹六燃的歷史、記憶,或剛剛劃下句點的眷村文化,更是透過藝術實踐、智慧科技、人文反思三條實踐路徑,帶動市民與國際社會的參與,希望能讓新竹六燃大煙囪廠房基地轉型成一座活的「新竹生博物館」。在孕育成形的過程,也力求與居民之間的相互理解與情感凝聚。

團隊以「質疑性設計」作為藝術實踐的方法來介入社會 ,藉由藝術家進行「質疑性設計」作品的製作來引發思考,透過發表希冀能有效提升對此特定議題的傳達,引起眾人參與、討論、溝通,並為六燃歷史進行書寫、探討戰爭工業建築遺構的保存活化議題。「質疑性設計」的實踐,本身可被視為是一種藝術實踐的方法與社會批判行動,是對特定議題進行觀察探究與批判性的提問,透過藝術製作,於公共空間發表,以提問來吸引眾人的參與和對話。

在這項展覽中,交大應藝所林欣怡老師展出《北赤土崎 24.7984533, 120.9983741》作品,透過曾經居住在一號廠房的離散者、參與此事件的文史工作者以及在此聲語場所進行影像書寫的實踐者等三種聲線,構造出「北赤土崎」這個場域的「第三種聲音」,進而追問「攝影機如何『中介』歷史、他者、事件」的聲景文本,生產觀看視線、語境脈絡、具體地展現反身性思考,為此重要的二戰工業建築遺構生產文化檔案,開展地方思想論述。


▲交大應用藝術研究所六燃策展團隊所策劃執行的「前日本海軍第六燃料廠文件展」(簡稱「六燃文件展」),結合頭戴式顯示器技術,觀眾可以從同一個地點、不同的時間軸、不同的視野來解讀新竹六燃在日軍與國軍轉換時期,這個場域、歷史、空間的矛盾意義,並發揮對未來的想像。。(圖/交大藝文中心提供)

交大藝文中心指出,日裔加拿大籍藝術家井早智代(Tomoyo Ihaya)與交大師生一起走訪六燃寡婦樓、大煙囪廠房,透過台、日戰後新生代的無邪之眼,來回看與撿拾前人所留下的歷史與地理碎片,於工作坊中重新以藝術創作與文字書寫為載具,作為傳達對該歷史時期的感受及反思。參與者的創作自述即為六燃歷史的進行式,可視為當下的、直覺的、想像的、創造的、再書寫的歷史文本與對話。

交大應藝所黃大源老師以科技再現歷史現場為目標,此區透過整合混合實境與數位設計,應用於新竹六燃大煙囪廠房歷史建物之保存與活化。拜虛擬實境科技之發明與應用,觀眾得以進入虛擬場景,重回歷史現場。以MR/VR再現新竹大煙囪六燃廠房歷史現場的互動重點定在「空間穿梭」與「時間穿梭」兩個面向。

在時間穿梭上,團隊進行多次田野探勘,找出新竹六燃建築遺構中最具代表性的地標與場域,藉由3D建模,還原在日治時期和眷村時期,六燃大煙囪廠房內部的可能樣貌。結合頭戴式顯示器技術,觀眾可以從同一個地點、不同的時間軸、不同的視野來解讀新竹六燃在日軍與國軍轉換時期,這個場域、歷史、空間的矛盾意義,並發揮對未來的想像。


▲「前日本海軍第六燃料廠文件展」訂於6/6-6/9在交大藝文空間登場。圖左:日裔加拿大籍藝術家Tomoyo Ihaya 帶領的《六燃歷史的翻頁》創作工作坊成果發表。圖右:日裔藝術家井早智代Tomoyo Ihaya 帶領《六燃歷史的翻頁》創作工作坊成果-歷史自身展區(圖/交大藝文中心提供)

吳致怡、許宜蓁、姜竣議三人的投影作品《憶、域外、大煙囪》,質疑六燃廠房過於簡略地被視為「二戰工業建築遺構」的化約定義,透過蒙太奇拼貼解構原有的六燃大煙囪廠房以及二戰工業遺構與眷村文化,提出重新建構和理解一個歷史時間、空間、人物心理、情感、身份的多重觀點。

張懿、張莉崴、陳玟瑄三人的投影作品《煙匆》將流傳的六燃人事物點滴、記憶碎片,拼湊交織成印象動畫,間接穿越也是重新建構這個時空與人的關係。歷史穿越劇蘊含各種想像與可能,可折射或給出另類的意義與脈絡。吳致怡和許宜蓁的《大煙囪的故事》表演,透過光桌即時互動說故事結合歷史紀錄影片,觀眾可隨著交錯的故事軸線進出時空,體驗歷史與現場的域外交會、記憶流轉。

「六燃文件展」本身就是活隱喻、活博物館的具現,它將持續自我活化,成為一個永續的生命體。參與展演的藝術家正是以質疑、反身察覺的態度,透過奮力的展演,以「活隱喻」創作之姿,朝向語義空白的「活博物館」,其中所鬆動、產出的新意義和新影像,正是這次展演的核心和主題,一端是聚焦在歷史和文化的接續、延伸、保存,另一端展現活隱喻的開放、無限、活化,以此焠鍊出六燃「新竹生博物館」─ Hsinchu Living Museum的可能精神向度!

【官網】
新竹市「大煙囪廠房基地」保溫睦鄰駐站計畫:https://www.facebook.com/HsinchuLivingMuseum
新竹生博物館官網:https://hclm.nctu.edu.tw
Accupass 活動通.官方頁面:https://www.accupass.com/go/HsinchuLivingMuseum

 

關鍵字:交大應用藝術研究所 六燃文件展 交大藝文空間 交大藝文中心 頭戴式顯示器 大煙囪廠房基地 新竹生博物館 

分享: 分享至 LINE 分享至 Facebook 分享至 Twitter 分享至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