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林縣政府「新冠肺炎後疫情時代系列活動─雲林農業發展的機會與挑戰焦點座談會」,以整重要共識,做為雲林農業政策推動基礎。(照片:雲林縣政府提供)


【亞太新聞網/記者張立明/雲林報導】

雲林縣政府今天(26日)舉辦「新冠肺炎後疫情時代系列活動─雲林農業發展的機會與挑戰焦點座談會」,聚焦農漁畜產銷結構與永續經營、跨域加值與國際拓銷等兩大議題,全視角討論疫情過後,對雲林農業的關鍵影響,期望藉由意見交流彙整重要共識,做為雲林農業政策推動基礎。

與會來賓有國立臺灣大學、國立雲林科技大學、國立虎尾科技大學、雲林縣環球科技大學、台灣冷鏈協會、雲林縣農會、雲林物流中心公司及產業界等代表,包括農委會前主委陳保基、國立臺灣大學生物資源暨農學院長盧虎生等50多名專家學者參與。

縣長張麗善表示,因新冠肺炎疫情蔓延,雲林農業面臨前所未有危機,重創稻米、蔬菜、水果、畜產、花卉,甚至休閒農業經濟,並且已改變農業市場供需模式,因應後疫期時代來臨,勢必要進行農業轉型改變。

張縣長說,疫情既是危機,也是蛻變翻轉的契機,期望藉由此次座談會匯聚各方農業專家學者與產業先進建言,協助制訂疫後雲林農業未來走向,為後續政策和產業推展鋪路。

張縣長指出,疫情期間各國短期限制貿易措施,造成農業市場些許扭曲,除復甦與振興各項方案外,更需要在生產、加工、物流、農產品保存方面融匯整合,花更多心思找出市場需求與改變,雲林農業才能在後疫情時代主動取得先機。

她認為農業的未來應透過機械化與智慧化的轉型,追求永續經營目標,讓生產者因應市場需要進行計畫性生產,讓農民輕鬆提升收益,更透過「雲林良品」品牌推廣行銷,結合跨域力量,進而打開海內外通路。


▲雲林縣政府「新冠肺炎後疫情時代系列活動─雲林農業發展的機會與挑戰焦點座談會」,以整重要共識,做為雲林農業政策推動基礎。(照片:雲林縣政府提供)

農委會前主委陳保基表示,新冠肺炎疫情,對於整個產業、生活帶來的改變難於預料,針對回不去的消費習慣,產業都應提前部署,取得重要契機,因應未來變化。

國立臺灣大學生物資源暨農學院長盧虎生指出,台灣在此波疫情上半場守得很好,國人都在安全健康環境下,下半場就是關鍵,張縣長超前部署邀集各領域業者、學者,希望能彙整出具體可行方向,待疫情趨緩後盡快振興,值得肯定。

他希望藉由專家、業者集思廣益,將雲林帶向更繁榮、更具國際競爭力,雲林上場、展望未來,不單在自己國家、在國際上也能成為典範。

本次座談會研討結論,縣府後續將規劃研擬相關行動方案,希望吸引更多在地青農、農企業、合作社等,看見雲林農業後疫情時代的願景,願意進一步參與合作,打開「雲林良品」的知名度與行銷通路,讓雲林幸福上場!

另外,「新冠肺炎後疫情時代系列活動─雲林的機會與挑戰」,將於明(27日)下午2時,在國立雲林科技大學舉行,由縣長張麗善、雲科大校長楊能舒共同主持,邀請國立臺灣大學、國立中正大學、環球科大、國立虎尾科大、南華大學、雲林縣工業會、雲林縣工商發展投資策進會、雲林縣雲林科技工業區廠商協進會參與座談。


▲雲林縣政府「新冠肺炎後疫情時代系列活動─雲林農業發展的機會與挑戰焦點座談會」,以整重要共識,做為雲林農業政策推動基礎。(照片:雲林縣政府提供)


關鍵字:新冠肺炎 後疫情時代 農漁畜 產銷結構 永續經營 加值 國際拓銷 雲林良品 

分享: 分享至 LINE 分享至 Facebook 分享至 Twitter 分享至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