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中一中科學班高二成果發表會以〈拾螢〉為主題。(圖/蕭任峰攝)


【亞太新聞網/記者蕭任峰/台中報導】

臺中一中科學班以培育科學菁英人才為目標,創立至今已經11年。台中一中陳木柱校長認為社會的進化成長及人類生活型態的改變,均來自科技的進步,而科技人才的養成,有賴今日的種苗與紮根。往年科學班在高三時舉辦成發以呈現科學班三年的學習成果,今年高二同學希望透過舉辦小成發,總結高一及高二學習及專題的成果。

教務主任彭佳偉指出今年成果發表會以〈拾螢〉為主題,「拾」是第十屆之意,「螢」象徵在浩瀚科學之大海,縈繞同學身邊的數、物、化、生、地科、資訊的師長與前人,引領著同學要找到自己發光的方向。同學所發表的成果,為這兩年來學習的結晶,也是他們未來發展的序言。


▲臺中一中科學班高二成果發表會。(圖/蕭任峰攝)

陳木柱校長指出本次發表會的專題研究成果類型多元,數學專題有對2017年國際數學奧林匹亞(IMO)第3題導致當年的選手平均分數0.042分而引發研究興趣;資訊專題則因多數棋類遊戲皆被AI破解後,但大部分的撲克遊戲仍屹立不搖而興起嘗試理解並製作德州撲克AI;化學專題較多,分別為探討電漿子結構色彩為基礎之金屬上色方法、數學方式量測接觸角及仿生竹葉吸附能力、二氧化碳與環氧環己烷之共聚反應中催化劑的合成與探討、蛋白質自製膠凍環保材料,以及探討輔酶QO及其衍生物之合成暨抗癌活性;生物專題則是關於食品萃取物對果蠅眼部細胞的修護能力探討研究。

其中,蘇子強、陳姵蓁、李玟臻三位同學發現市面上許多含有蛋白質的飲品如牛奶、豆漿,超過有效期限者往往被倒掉,於是利用這些多餘的飲品製作蛋白質膠凍,發展「蛋白質自製膠凍環保材料」的研究主題。因為以「蛋白質自製膠凍環」較易分解與無毒,能用來修補鈕扣及製造安全玩具,可以被輕易的重製與塑型。其製作原料容易取得又環保,有極大的發展性。


▲蘇子強、陳姵蓁、李玟臻發展「蛋白質自製膠凍環保材料」的研究主題。(圖/蕭任峰攝)

而李玟臻同學試圖改善造成人類失明的主要原因——糖尿病導致的視網膜病變,使用視覺與人類相近的果蠅作為研究對象,從天然食物如薑黃,萃取能修護細胞的物質,進一步研究對視力的幫助,而發展「以食品萃取物對果蠅眼部細胞修護能力之探討」,研究結果發現從路邊常見的燈籠草果實中提取的「酸漿果素A」效果最佳,能夠讓受損的神經元恢復功能。


▲李玟臻同學研究結果發現「酸漿果素A」眼部細胞修護效果最佳。(圖/蕭任峰攝)

科學班班主任莊偉欣主任指出,在科學班課程設計中,高一、二是數理課程的加速及特色課程的加廣階段,專題研究的成果也是同學在高一,二的學習成果呈現,所以才有這次拾螢小成發的發想。台中一中科學班班導師李吉彬老師表示,從高一上學期的實驗技術課到一下開始有專題課程,分成物理、數學、化學、生物、資訊、地科六組,讓科學班同學能夠在喜愛的領域學習並嘗試進行專題研究。

關鍵字:一中 科學班 拾螢 

分享: 分享至 LINE 分享至 Facebook 分享至 Twitter 分享至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