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產期憂鬱症治療新方向,重覆式經顱磁刺激治療。(圖/王智仁醫師提供)


【亞太新聞網/記者高婕/高雄報導】

30歲的佳佳個性樂觀開朗,但是兩個月前懷孕之後,好像一切都變得不一樣了,她不但變得易怒,吃不下睡不著,更常常莫名哭泣,雖然有家人跟好朋友的鼓勵跟陪伴,莫名的悲傷總是揮之不去,甚至想不開的念頭常常出現,在她的好友介紹之下她求助了身心科醫師也被診斷出為周產期憂鬱症,醫生也建議吃抗憂鬱的藥物治療,這下她更擔心了,擔心藥物可能會影響自己肚子裡面的孩子。

1838年法國精神科醫師Jean Étienne Dominique Esquirol發表了一篇跟懷孕相關精神疾病的論文,這是歷史上第一次系統性地描述產後憂鬱症,經過了快兩百年美國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第五版將懷孕開始到生產後四個禮拜產發生的憂鬱症納入診斷內稱之為周產期憂鬱症。高雄市立凱旋醫院婦女身心特別門診王智仁醫師表示周產期憂鬱症除了會影響病患本身情緒之外,也會影響病患與新生兒的依附關係,更可能會造成夫妻關係之緊張,婆媳之間的問題,其影響之大有時超乎我們的想像。而孕婦最擔心的往往是藥物造成胎兒的畸形或是影響發育,雖然大部分的醫師常用的SSRI抗憂鬱劑並沒有畸胎性,但是國外研究發現約有將近70%的憂鬱症孕婦停止了抗憂鬱劑的治療。

因此電痙攣治療(ECT)或是重覆式經顱磁刺激治療(rTMS)為病患不願意接受藥物治療或是藥物治療反應不佳的另一項選擇。目前並沒有證據顯示電痙攣治療對孕婦或是胎兒有害。電痙攣治療需要麻醉,麻醉並非完全沒有風險,因此治療時需要住院,但是歐美國家在產孕婦的治療準則當中都會將電痙攣治療列入治療建議中。而rTMS是利用磁場刺激,改變大腦皮質神經細胞的動作電位,藉以改變腦區活性,2008年被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核准治療憂鬱症,台灣衛福部於2018年開始核准臨床使用,凱旋醫院於2019年引進,目前rTMS針對產孕婦的研究很少。一項針對30位孕婦接受18次rTMS的研究發現,憂鬱分數可從28.77分降到13.03,41.4%達到治療有反應的程度(憂鬱分數減少50%),其中20.7%的患者達到緩解(憂鬱分數小於8),且孕婦並無明顯副作用,嬰兒出生後亦無明顯先天畸形。另一個針對10位孕婦做20次rTMS的研究則為70%有反應,30%達到緩解,有40%的孕婦抱怨有頭痛的副作用,胎兒亦無明顯異常。因副作用少,且不需麻醉與住院,在接受治療的過程中並不會影響日常生活。

整體而言,周產期憂鬱症並不是一個少見的疾病,早期發現,早期介入才會有良好的預後,特別是因為產孕婦的特殊角色,治療的方式需要以生理-心理-社會三個層面介入,並且建構出良好醫病溝通的管道,方能夠戰勝周產期憂鬱症。高雄市立凱旋醫院婦女身心特別門診有專業的醫療團隊與嚴謹的治療模式,亦有提供rTMS等服務,希望能讓產孕婦得到完整身心照護。

關鍵字:周產期憂鬱症 抗憂鬱 身心科 產後憂鬱症 高雄市立凱旋醫院 婦女身心特別門診 王智仁醫師 

分享: 分享至 LINE 分享至 Facebook 分享至 Twitter 分享至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