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工館與中華電信股份有限公司、財團法人台灣電信協會,共同主辦「復刻記憶‧電報傳情-電信文物動起來展演活動」。(影片/科工館提供)


【亞太新聞網/記者高婕/高雄報導】

民國五○年代傳送電報所用之「電傳打字機」動起來了!穿越時空在民國109年的今天打電報,轉譯電碼,取得客製化的五孔的鑿孔電碼與譯電電文,當年電報房電報維修工程師親自敘說電報年代的故事...

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以下簡稱科工館)與中華電信股份有限公司(前身為電信局)、財團法人台灣電信協會,於8月11日(週二)至10月25日(週日)在科工館地下一樓開放式典藏庫共同主辦「復刻記憶‧電報傳情-電信文物動起來展演活動」。現場打造民國五○年代臺北電報房的景象,修復摩斯電報機、電傳打字機等發送電報之物件,由一位從事電報設備維修46年經驗的電信工程師,展演當年電報收發報流程、敘說電報年代的故事。展期間辦理電信文物藏品展示及教育推廣活動,讓民眾近距離觀賞發報機,並體驗發報過程。


▲科工館與中華電信股份有限公司、財團法人台灣電信協會,共同主辦「復刻記憶‧電報傳情-電信文物動起來展演活動」。(圖/高婕)

科工館自民國93年與中華電信股份有限公司開始推動合作計畫,維護與典藏了自早期國有電信局至今為中華電信股份有限公司的近二千件電信文物,同時數位化的老照片及文獻已達10萬筆之多。許多電信設備因為科技進步、時代民生需求的演進,而功成身退。其中打電報曾是民國四○、五○年代的人們,共同的經歷與記憶之一;他們說打電報很貴、電報是算字的;電報內容是憂喜參半,還是憂多於喜?民國五○年代的電報房的樣貌為何?當年如何收發電報呢?科工館邀請臺北電報房的維修工程師,也是中華電信退休員工,高齡81歲的陳安順先生,在歷經一年重新整理、串接、測試,修復一台50年前的電傳打字機,讓電傳打字機真實運作樣貌呈現在大眾面前。

中華電信股份有限公司的代表劉登科先生特別在展演開幕中的致詞表示,中華電信與科工館共同典藏與維護電信文物已有16年的合作歷程,至今已有非常豐碩的成果;且科工館陳訓祥館長在致詞中,也特別佩服陳安順先生長久以來在電信專業的堅持、才能對電報設備如此熟悉,以及陳先生對事情滴水穿石的態度,也反應到其退休之後的養生之道上。陳館長也特別引用愛因斯坦相對空間理論來比擬這次展演活動的概念,這次的展演就彷彿在三維空間上加上時間的元素,藉由電信文物的修復,讓原先靜態的藏品再次動起來並回到當時的時空背景,這對來博物館參觀的民眾而言,年長的能重拾記憶,年少的則能身歷其境而更有感覺,這也是科工館作為應用科技的博物館的使命,期盼未來科工館能夠持續與中華電信攜手合作,讓有機會能動的文物都能夠一個一個再動起來。


▲中華電信代表劉登科先生在展演開幕中的致詞表示,中華電信與科工館共同典藏與維護電信文物已有16年的合作歷程,至今已有非常豐碩的成果。(圖/高婕)

這次電信文物動起來的文物要角為一台50年前的電傳打字機。電傳打字機是繼摩斯電報機之後,傳真機普遍使用以前的通訊設備。它具有電話的快速,又具有打字機的準確,也比電報和電話更為便宜,當年普見於政府單位與進出口公司。科工館在展演開幕中除了透過影片來呈現電傳打字機於科工館一年以來的修復故事,更特別邀請陳安順先生蒞臨現場話說當年的電信故事,並現場實際串接線路、展演電傳打字機的運作流程,由人與物兩者,自己敘說那個電報年代的故事。此外,展演現場還有一段使用摩斯電報機鍵打26個中文字所發出的聲響,長達3分多鐘,當年收報後還需經過譯電作業,再由報差騎車送到收報人所在地;對應目前使用電子郵件或電子通訊軟體,通訊效率的提昇由此可見。

陳安順先生在展演現場,不僅簡述了他退休前在電信局負責的業務、臺灣電報的發展歷程,也分享不少臺灣早年民眾發電報的趣事,陳先生笑提到他曾經不小心看到有人利用電報傳情「妳願意嫁給我嗎?」。不過,早期電報報憂的比報喜的還來的多,所以一般人收到電報都會心驚膽跳。陳先生提及自己的例子,時逢619砲戰,為向臺灣本島的家人報平安,曾親自至電信局發電報給家人。陳先生回憶當年家人的轉述,全家人圍著放在桌上的電報,都不敢打開,深怕電報內容是壞消息。而陳安順先生自民國47年進入當時的電信局工作46年,專職於電報房內電報機的維修,民國49-50年於金門服役期間也因為他的專業,擔任電報打字作業兵,並協助金門電信局維修各項電信設備。陳先生調任高雄電信局工作時期,適逢民國56年臺灣剛引進第一批的電傳打字機,他是首批參與電傳打字機訓練班的工程師,因此即便職涯升遷為管理職,電報設備的維修仍由他負責。陳安順先生退休後,將電信設備的維修保養之精神,轉化到日常的個人養生之道,他曾表示:退休後,日常生活中就要讓身體的各個關節轉轉動動,就像運動前的熱身動作一樣。


▲陳安順先生在展演現場簡述了他退休前在電信局負責的業務、臺灣電報的發展歷程,分享不少臺灣早年民眾發電報的趣事。(圖/高婕)

藏品展中亦呈現不少科工館與中華電信公司共同保存之電信文物;經整飭完成之電信通訊物件依照通訊方式分類歸納為三大類,分別為(1)電傳打字機電路;(2)摩斯電報機電路;(3)電話機,以及當時送電報的報差制服等物件,共計17件展品。除了電傳打字機之外,還包括例如於1930年至1960年間為臺灣軍政情報及貿易資料所使用之摩斯電報機、1950年代撥盤式自動電話機、以及當時專作為電報遞送之藍色報差制服等等。期望透過該展示讓民眾回到過去,認識民國50年代電信局電報房設備概況,瞭解現在科技通訊的方便,便是因過去通訊文物不斷演進而來,以此傳遞典藏電信文物價值並延續記憶。

本次展演活動呈現當年收發報的過程,以回顧通訊發展與社會民生的息息相關,延續共同記憶,傳遞文物文獻典藏的價值。藏品展示期間另於8月15-16日、9月19-20日辦理四場教育推廣活動,可憑「學習單-電報發報單」免費入庫參觀並體驗,凡參與展演活動者皆可獲得完整的交際電報乙份(含鑿孔電文),讓民眾一同見證電傳打字機的修復樣貌並實際理解早期電報如何傳遞。

●藏品展:8月11日(週二)至10月25日(週日)
●地點: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 地下一樓 開放式典藏庫
●主辦單位: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中華電信股份有限公司、財團法人台灣電信協會

關鍵字:科工館 中華電信股份有限公司 財團法人台灣電信協會  復刻記憶‧電報傳情 陳安順 劉登科 

分享: 分享至 LINE 分享至 Facebook 分享至 Twitter 分享至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