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根亞平/桃園報導

今年2月剛入選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滿族古刺繡-渤海靺鞨繡,29日在桃園婦女館再度展出!第四代傳人孫艷玲有感於去年來台交流時,台灣民眾對展出作品的賞識、珍惜,今年特別又帶來54幅刺繡畫作,讓千年古藝再次展現在民眾眼前。

渤海靺鞨繡起源於唐朝時期的渤海國(西元698—926年),渤海國以粟末靺鞨族為主體,史稱「海東盛國」,手工業與刺繡業十分發達,靺鞨繡更是當時的「國寶」,除與內陸的官私貿易外,與日本等鄰國同樣有貿易往來。而滿族起源於靺鞨,渤海靺鞨繡也被稱為滿族古刺繡法,流傳至今。

靺鞨繡也被稱作「刺繡中的油畫」,蠶絲張染的色彩轉化成刺繡,難度相當地高,
有別於江南蘇繡小家碧玉的風格,靺鞨繡中的三角立體針法帶著傳統東北人粗曠的神韻,成品後的多角度、層次,如動態光影渲染特效,遠看、近看感受都不同。

對於靺鞨繡能入選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孫豔玲感到相當高興,她表示今年也通過了中國文化部審核,將代表中國申請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將中華文化「指尖上的藝術」傳承下去。此外,今年6月還將赴義大利參加米蘭世博會。「蠶絲賦予的環保價值,轉化為工藝品後更顯獨特」孫豔玲說這就是靺鞨繡特別之處。

說至此,孫豔玲不免憂心地說,原本欽點的五名弟子,現在剩下二位。「這是個漫長的過程,要耐得住寂寞,沒有個8年、十年是無法做出傳統神韻地!」。

孫豔玲說,渤海靺鞨繡曾經一度瀕臨失傳的境地,雖然目前在牡丹江市已有超過5000名繡娘掌握這項技法,並創造了7000多萬人民幣的社會財富,但是女工也在全面下降,尤其要耐得住寂寞,一坐就是幾小時,能夠堅持住的人已經算是非常難得了。

關鍵字:中國 非物質文化遺產 滿族 渤海 靺鞨繡 

分享: 分享至 LINE 分享至 Facebook 分享至 Twitter 分享至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