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中區農業改良場26日舉行有機栽培園區揭牌儀式,是臺中場推動有機農業發展的里程碑。(圖╱臺中區農改場提供)


記者孔亮云╱彰化報導

福牛報喜迎新春,回顧過往一年,臺中區農業改良場的成果相當豐富,計育成豌豆、蕎麥及石斛蘭共3個新品種、取得穗砧苗排列式夾持與斜切裝置等3項專利,辦理21項科技研發技術移轉供國內農產業運用,供應作物種原推廣至農民生產達26,460公頃,提供免費服務農民土壤肥力分析與病蟲害診斷系統的服務案件共4,517件。因此,臺中場榮獲行政院農業委員會109年度優質農業研發成果管理單位獎及智財權保護運用獎3項,場內同仁並分獲不同農學、農業團體之表揚計10位。農改場特別精心挑選5項成果亮點跟大家分享。


▲農改場去年取得多項專利及技術移轉供國內農產業運用,豐碩成果直得分享。(圖╱記者孔亮云攝)

鐵粉披衣稻種的濕式水稻直播技術:傳統水稻採插秧移植栽培,在育苗階段耗費大量時間、人力、資材。該場近年參考日本水稻直播方式,篩選適用品種,並利用鐵粉披覆稻種,以及配合田間灌溉管理,解決直播栽培容易遭遇的問題,成功建立臺灣本土的水稻直播技術,可紓解秧苗供不應求的問題。


▲臺中場近3年於臺中、彰化及南投的農村社區進行園藝療育輔導推廣,並形成推廣模式。(圖╱記者孔亮云攝)

可濕性硫黃應用於採收期豌豆白粉病防治新策略:全臺豌豆栽培面積逾400公頃,最主要的產區是彰化縣。豌豆採收期由於每隔3-4天即需採收1次,如何避免農藥殘留、兼顧安全生產並確保品質,成功開發「改良式硫黃溶液」,應用在豌豆採收期之白粉病防治,每週施用可顯著降低豌豆白粉病之發病率達50%以上,且能顧及安全與環境友善之作物生產,值得推廣於產業。


▲成果亮點分享。(圖╱記者孔亮云攝)

香菇廢木屑應用於草花栽培介質之技術:香菇太空包廢包又有再利用方式了!國內香菇生產集中於臺中新社及南投埔里、魚池等地,每年產生太空包廢包達22.6萬公噸,衍生各地廢包去化問題。臺中場為解決此問題,積極投入香菇太空包廢木屑循環利用,經以木黴菌接種於廢木屑,待發酵後6個月,可降低廢木屑材料的pH及EC值,進而利用於作物栽培的混充介質。經實測結果顯示,香菇廢木屑與泥炭土採1:1方式混合,草花生育速度與全量泥炭土表現相近,表示可替代約1/2的泥炭土用量,估計可循環利用國內香菇廢木屑200公噸以上,改善每年需進口大量的栽培介質及解決廢棄物去化問題。


▲園藝療育輔導讓長輩維持認知能力、促進社會交流及提升自信心。(圖╱臺中區農改場提供)

隨著醫療科技的進步,高齡化人口結構是全球已開發國家普遍存在的現象,而農村的人口高齡化、人力外移及農業勞動力不足,是臺灣農村發展所面臨的危機。研究顯示,園藝療育具有生理、心理、社交及認知效益,高齡者從事園藝療育活動可維持健康及延緩老化,故園藝療育已成為慢性病復健的方式之一。臺中場近3年於臺中、彰化及南投的農村社區進行園藝療育輔導推廣,並形成推廣模式,包括五感體驗的療育庭園布建、園藝療育活動的帶領、效益評估工具的應用等,讓長輩維持認知能力、促進社會交流及提升自信心等。效益評估顯示,長輩進行園藝療育活動後,園藝療育福祉效益提升9.88%。


▲臺中場配合政府政策推動有機農業發展,並持續在園區開發有機作物生產資材與技術,並建立作物有機栽培模式。(圖╱臺中區農改場提供)

耕耘有機 十年有成~臺中場有機栽培園區取得有機農產品驗證:臺中區農改場自99年於場內設置有機栽培試驗田,以進行有機作物生產資材開發與栽培模式建立,去 (109) 年4月依據「有機農業促進法」及相關規定,向和諧有機農業基金會提出有機農產品驗證申請,同年9月30日通過取得有機農產品驗證證書 (轉型期),並於今 (110) 年1月11日首次取得有機農產品驗證標章。為彰顯臺中場推動有機農業發展的里程碑,特別在今天舉行有機栽培園區揭牌儀式。


▲有機栽培園區占地1公頃,設有水稻、雜糧、設施蔬菜、露天蔬菜、果樹及水域生態等試驗區。(圖╱臺中區農改場提供)

臺中場表示,有機栽培園區占地1公頃,設有水稻、雜糧、設施蔬菜、露天蔬菜、果樹及水域生態等試驗區。作物肥培管理使用有機質肥料、微生物肥料及微生物菌種分解的農業剩餘物質等,對於病蟲害防治則採用黃色黏板、免登記植物保護資材及該場開發的微生物製劑等。臺中場在園區評估研發中的生物性資材對促進作物生長及病蟲害防治的功效,進而將多項技術移轉授權業者生產商品上市;並著手建立水稻、薏苡、多種蔬菜及紅龍果等作物的有機栽培模式,輔導農民生產安全的農產品滿足消費者的需求。

臺中場李紅曦場長進一步說明,有鑑於同仁熟稔作物有機栽培技術,並具備生物資材應用及農業生產剩餘物循環再利用的專業,為使臺中場有機栽培園區十年來的研發成果得以展現,除順利取得有機農產品驗證外,更透過園區的揭牌,與大家分享喜悅;臺中場將配合政府政策推動有機農業發展,並持續在該園區開發有機作物生產資材與技術,並建立作物有機栽培模式。李場長最後期許有機園區成為中臺灣有機農業發展的示範基地,也將供作有志從事作物有機栽培農友的觀摩場域,以打造更優質的農業生態環境。

關鍵字:臺中農改場 成果 有機栽培 農業 

分享: 分享至 LINE 分享至 Facebook 分享至 Twitter 分享至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