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部觀光局參山國家風景區管理處首次在梨山地區舉辦「梨山地景藝術」。(圖/蔡明智翻攝)


記者蔡明智/台中報導

春節年假何處去,交通部觀光局參山國家風景區管理處首次在梨山地區舉辦「梨山地景藝術」,精彩的藝術裝置作品分別座落在梨山觀景台、楓之谷、櫻緣丘及梨山文物陳列館等戶外開放空間展出,融合自然、地景及人文底蘊,春節過年期間到梨山地區旅遊的民眾可訂購台灣觀巴的「梨山幸福巴士二日遊」、「武陵農場舒壓之旅」、「福壽山花果雲霧之旅二日遊」等3條精選路線,搶先來場臺灣最高山城的地景藝術饗宴。

參山處代理處長曹忠猷表示,以「山間遊蹤」為主題的首屆梨山地景藝術節,藝術家將一望無際的藍天搭配壯闊山林景觀,以藝術創作為媒介,與在地的梨山地景、居民對話,同時融入在地的泰雅部落原民文化與故事,重新梳理與探索臺灣最美、最高的山城。


▲黃子佼主持,藝術家、策展人與在地共同創作的泰雅族族人一起聊山林談創作理念。(圖/蔡明智翻攝)

梨山地景藝術節設置的作品春節前將陸續完工,預定今年3月13日正式開幕展到5月31日,今(5)日率先於台中文化資產園區舉辦四位藝術家見面會,由黃子佼主持,藝術家、策展人與在地共同創作的泰雅族族人一起聊山林談創作理念。以活動宣傳影片開場,取景自梨山地區壯闊峭壁、溪流脈動,並融入編織、圖騰等元素的地景藝術節影片,可以感受到山間隱密卻有著豐富原民部落人文風情。泰雅族歌手Ali帶來精彩的原住民歌曲表演,為活動現場帶來高潮。

《山間遊蹤》地景藝術4位台灣創作藝術家林春節、詹韋儒、成若涵、陳普與策展人張漢寧、郭政忠等人,今天一起在會中分享對於地景藝術的創作理念與創作過程,林春節老師作品「魚‧筌滿滿」,魚筌設計素材大都取材於部落,學習認識大自然豐沛物種,惜物且友善利用每一個材料,傳達友善自然資源的簡單純粹的理念;詹韋儒老師作品「部落的水精靈」,整體使用泰雅傳統編織的技法表現七隻魚,其中一隻魚代表著自己返鄉回部落生活;成若涵老師作品「刻下,海拔1956」,以紙雕形式轉換金屬,結合泰雅弓箭編及長老技藝,轉譯梨山國中小小朋友日常所見的梨山地貌;陳普老師作品「文化青苔」,裝置的結構及造型模擬了松茂岩壁的六角形節理構造,並向上延伸與後方的山景互相融合。


▲藝術創作聚焦來自不同地區及視角下的梨山,設計獨一無二的裝置藝術。(圖/蔡明智翻攝)

4位藝術創作者聚焦來自不同地區及視角下的梨山,分享地景的觀察,與在地部落的交流,利用異材質結合在地文化的根基,為梨山設計獨一無二的裝置藝術及其創作理念。同時也與梨山國中小的小朋友合作,在梨山部落、松茂部落、新佳陽部落與環山部落的社區中,以梨山在地記憶為核心,進行在地共創,作為主要藝術作品的延伸。

曹忠猷表示,臺中梨山風景區位處海拔2千公尺左右的山區,參山處前處長柯建興發揮創意由參山處主導,利用當地的地理環境優勢,以壯麗的高山景緻為畫布,邀請策展團隊及藝術家在地創作,希望以藝術引領在地的識別,透過多元的裝置藝術、人文美學與系列的在地體驗活動,呈現梨山特有的環境特色與歷史文化記憶,讓更多旅客分享與宣傳,進一步深入了解在地文化故事與美學。」


▲梨山地景藝術節於3月13日正式展開,並一路持續至5月31日。(圖/蔡明智翻攝)

梨山地景藝術節於3月13日正式展開,並一路持續至5月31日,藝術節期間,除了3月13日在梨山賓館前廣場舉辦開幕活動外,將規劃2條期間限定的藝術主題遊程讓民眾報名參加,期盼透過融入當地部落及觀光景點的地景藝術創作與體驗,讓參與的旅人更有記憶點,形塑山城新美學,建立梨山旅遊新品牌。更多活動訊息將陸續於參山國家風景區管理處官網及Facebook粉絲專頁公告。

關鍵字:參山處 梨山地景藝術節 山間遊蹤 林春節 詹韋儒 成若涵 陳普 

分享: 分享至 LINE 分享至 Facebook 分享至 Twitter 分享至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