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照右起,演員凌嘉臨、國光劇團團長張育華、歌劇院藝術總監邱瑗、國光劇團藝術總監王安祈、西窗藝術讀書會會長蕭珊珊、演員盛鑑;前排為演員黃宇琳。(圖/台中國家歌劇院提供)


記者孔亮云/台中報導

當狐仙戀愛時,一愛愛三世!國光劇團為經典作品《狐仙故事》換上新裝,新版《狐仙》結合科技及影像讓觀眾體驗更多劇場可能,揪心的人狐愛戀故事更增添奇幻魅力,5月29日(六)、30日(日)將於臺中國家歌劇院演出。

描繪人狐跨越時空、纏綿真情的《狐仙故事》,2009年演出時即因題材新穎、敘事手法跳脫想像,讓觀眾驚喜回饋「原來京劇還可以這樣說故事!」12年後,《狐仙》以全新樣貌重返舞台,由知名老生演員盛鑑、京劇小天后黃宇琳分別詮釋狐仙一角的男相與女相;國光劇團近年積極培育的二位旦角林庭瑜及凌嘉臨,雙卡司飾演轉世輪迴仍不減情意的封三娘與也娜,共譜《狐仙》中跨越性別、種族甚至時空的三世情緣。


▲2021 NTT-TIFA 國光劇團《狐仙》。(圖/台中國家歌劇院提供)

臺中國家歌劇院藝術總監邱瑗說:「雖然這次《狐仙》因為科技元素的加入,有很多很炫、很吸睛的畫面,但國光不單只有講故事、愛情,在安祈總監的帶領下,每一齣戲都透過故事講述了生命意義。」國光劇團團長張育華則表示:「國光走的是一條艱難的道路,京劇與科技結合遇到許多難以想像的難題,但正因沒有前人走過,才更有嘗試的價值與意義。期望透過《狐仙》讓更多觀眾認識經典的美好內涵。」國光劇團藝術總監王安祈細細解說劇中的三世情緣,笑說自己看了多少場演出、排練,就哭了多少次,「但每個人都因為看戲流淚,得到了洗滌、淨化。」《狐仙》跨越了性別、人妖之別,借用人與狐的情感,帶出了新的「愛情觀」


▲2021 NTT-TIFA 國光劇團《狐仙》。(圖/台中國家歌劇院提供)

《狐仙》於臺北首演後獲得觀眾熱烈迴響,4場次完售後加開1場,最後5場票房全數售罄。「國光劇團的『非典型京劇』,不管在演出內涵、演出型式,和吸引觀眾的魅力上,又往前跨了一步,出現了一個嶄新的里程。」「感受到什麼叫做口罩哭到乾了又濕、濕了又乾。」「充滿穿透力的演出」「真是一場完美無瑕、精采絕倫的演出」「像是一首長篇的抒情詩。」


▲2021 NTT-TIFA 國光劇團《狐仙》。(圖/台中國家歌劇院提供)

在劇場或電影皆有亮眼表現的盛鑑,是此次唯一參與過2009年製作的演員,對再度回歸京劇舞台十分珍惜,他認為現在的自己可以更準確體現男狐仙的心境和感情。同樣在影視作品或舞台表演展現多元面貌的黃宇琳則提及:「飾演狐仙最難的,是牠在不同輪迴中分別以男相跟女相出現,這對觀眾來說似乎很具象,但我們反而要去模糊它,所以盛鑑詮釋的男狐比較陰柔,我在演女狐的時候、除了要有仙氣,還要加一點陽剛、中性的調性。」

林庭瑜、凌嘉臨兩位青年演員雖底蘊不及盛鑑、黃宇琳深厚,但在刻劃角色感情下足功夫。凌嘉臨分享自己雖不認同劇中角色追求愛情的想法,卻被這段揪心愛戀深深感動,說道:「在詮釋三娘及也娜時,我會跟自己的情感連結,設身處地去想她被何所逼、為什麼難過。」林庭瑜則透露:「排練女狐靜靜幫也娜老年梳頭的片段時,我和宇琳都眼眶泛淚。」


▲演員黃宇琳。(圖/台中國家歌劇院提供)

新版《狐仙》絕非「老戲新演」,而是幾乎重製的全新製作。由戴君芳執導,王奕盛擔任影像設計,攜手新銳數位藝術團隊,開創《狐仙》在科技與藝術應有的舞台樣貌及美學高度。此次製作由文策院支持發展、為臺灣劇場首次採用的動態立體虛擬攝影系統4Dviews,搭配浮空投影及互動科技等技術,巧妙結合運用在故事發展。2009年《狐仙故事》對題材進行挑戰,2021年《狐仙》則挑戰視覺敘事的可能,期待透過京劇結合科技影像,讓觀眾在劇場裡與狐仙跨越三生三世,談場唯美、動心動情又溫暖的戀愛。

關鍵字:黃宇琳 狐仙故事 

分享: 分享至 LINE 分享至 Facebook 分享至 Twitter 分享至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