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有趣的漫畫「古蹟火苗」傳遞文化資產保存觀念。(圖/竹美館提供)


記者羅蔚舟/新竹報導

今年適逢國立新竹生活美學館的「新竹公會堂」竣工百年紀念,特別辦理「行雲竹風.行旅理型」紀念系列活動,第一階段安排了許多與公會堂、文化資產相關議題的課程,並邀請到從不同面向關注文化資產領域的講師,帶領大家一起認識新竹公會堂。


▲出沒在一些歷史建物周遭的以老房子造型打造的古蹟燒攤車。(圖/竹美館提供)

因防疫升級全數調整為線上課程形式,今(6/12)日邀請持續關注文化資產與保存的「古蹟燒」團隊,在線上再開箱談歷史建築,也分享團隊名稱的緣由。今日的線上課程是由團隊的梁語倢、徐孟榆從有趣巷口的小吃切入文化資產議題,也分享團隊藉由漫畫「古蹟火苗」、環境劇場「故事交換古蹟燒」,思索日常生活如何有更多的藝術創作可能,提供新竹公會堂未來開放後也能藉由這些與文化資產有關的創作形式,帶給學員對古蹟與文化資產更多不同的文化想像。

新竹生活美學館館長葉于正指出,文化部就文化資產之保存、修復、活化與防災,進行一系列普查、專業技術支援及補助行動;而「古蹟燒」團隊名稱來自社會議題訴求,緣起於近年來古蹟常自體燃燒而發想,延伸出製作古蹟構件造型的雞蛋糕點心命名為「古蹟燒」,希望古蹟不要燒而是話題發燒,就如同大阪燒、蛋燒一樣「古蹟燒」是臺灣常民點心「雞蛋糕」,結合傳統建築元素與柔性社會運動,打造出嘲諷但又傳遞溫暖的甜點。


▲.古蹟構件造型的雞蛋糕點心命名為「古蹟燒」。(圖/竹美館提供)

葉于正館長指出,竹美館從「社教館」時期到「生活美學館」致力推廣民眾從生活中貼近藝術,於防疫期間以線上課程的方式,傳達具有溫度、深度、廣度及在地相關文化教育及藝文體驗活動,豐富民眾文化生活內涵及增進在地知識。

目前課程已進行一半,接續的6月19日的課程分別邀請到耿一偉老師,以「城市空間表演工作坊」為題,藉由戲劇的案例分享,歸納公共空間表演常見的創作類型。潘國正老師的「聆聽公會堂」,從新竹舊城區的歷史脈絡與老照片,認識百年來新竹公會堂的周遭環境流轉與改變。

每場線上課程開放40人免費報名,線上視訊課程採用Google Meet平台,是防疫在家充實知識的學習管道,歡迎有興趣的民眾可至「國立新竹生活美學館」官網(https://www.nhclac.gov.tw )報名或電洽國立新竹生活美學館推廣輔導組廖小姐(03)526-3176轉203。

(圖由竹美館提供/1.出沒在一些歷史建物周遭的以老房子造型打造的古蹟燒攤車。2.古蹟構件造型的雞蛋糕點心命名為「古蹟燒」。3.利用有趣的漫畫「古蹟火苗」傳遞文化資產保存觀念。)

關鍵字:新竹生活美學館 新竹公會堂 百年紀念 文化資產 古蹟火苗 

分享: 分享至 LINE 分享至 Facebook 分享至 Twitter 分享至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