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長庚神經放射診斷科主任林偉哲教授受訪談消融技術。(影片/高婕攝)


記者鍾尚軒/高雄報導

高雄長庚甲狀腺頭頸消融中心自2016年起已經運用消融治療10多位華生氏腮腺瘤病人,引起國際專家的重視並且多次獲邀國際演講,希望能學習相關方面的消融技術。高雄長庚紀念醫院副院長 陳武福表示:「外科顯微手術目前是最常被運用的治療方式,高雄長庚致力發展多元的治療方式,在團隊努力下,首先將消融手術運用在腮腺腫瘤,更發表國際期刊肯定,值得與大家分享」。放射診斷部林偉哲教授與耳鼻喉科羅盛典副教授在內的多位醫師合作,針對接受治療的病人們2年多長期追蹤,顯示此治療不僅安全有效而且沒有病人出現腫瘤復發。成果已成功發表2篇國際期刊,最近論文並獲得國際多位耳鼻喉科腮腺瘤大師共同發表的回顧性文獻引用。消融治療可提供腮腺瘤病人一個顏面神經傷害低風險的另類治療選擇。


▲高雄長庚神經放射診斷科主任林偉哲教授接受訪談。(圖/高婕攝)

華生氏腫瘤(Warthin)是腮腺中第二常見的良性腫瘤,僅次於多形性腺瘤。這種腫瘤最常發生在中年男性吸煙者身上。華生氏腫瘤患者通常在下頜角(腮腺尾部)緩慢生長、無痛或只是呈現輕微疼痛的腫塊。大多數耳鼻喉科醫生對華生氏腫瘤可能會進行淺表或部分淺表腮腺切除術(部分淺表葉切除術)。然而,全身麻醉和手術併發症的風險,包括鄰近面神經損傷、術後感染、唾液瘺、血腫/出血、唾液腺膨出和術後疤痕,仍然是主要問題。由於腫瘤本身幾乎很少惡性,另外華生氏腫瘤也常常是多發性,因此若是之前已接接受過手術要再開刀,病發症傷害的可能性就可能增加,因此對於華生氏瘤手術或觀察追蹤何者是最合適的治療也引起許多討論。一些醫師建議保守觀察避免切除引發手術相關的問題,但是患者還是可能會擔心腫瘤的不確定性、另外腫瘤也會引發唾液腺發炎、腫大壓迫問題或美容外觀問題,特別是在快速增長的情況下,這可能會增加任何手術的難度。


▲神經放射診斷科林偉哲教授接與患者黃先生受訪,黃先生指著術前腫瘤像雞蛋大的部位。(圖/高婕攝)

一項整合分析研究顯示,腮腺良性手術中導致暫時性面神經麻痺的平均發生率為:全腮腺切除術 60%,淺腮腺切除術 26%,部分淺腮腺切除術 18%,囊外剝離術 11%,因此手術治療腮腺腫瘤是存在傷害不小的風險。


▲高雄長庚醫院甲狀腺頭頸消融中心醫療團隊及痊癒患者黃先生出席記者會。(影片/高婕攝)

放射診斷部林偉哲教授強調:「射頻消融消融(Radiofrequency ablation, RFA)是一種微創的治療,可用於破壞腫瘤組織,包括甲狀腺結節、頭頸部結節和血管畸形,以及一些惡性腫瘤。對於不能或不願接受手術切除的患者,運用超音波即時導引針對華生氏腮腺瘤射是相當理想和完盛的治療方式」。

關鍵字:高雄長庚 甲狀腺頭頸消融中心 副院長陳武福 放射診斷部 林偉哲教授 耳鼻喉科 羅盛典副教授 

分享: 分享至 LINE 分享至 Facebook 分享至 Twitter 分享至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