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力師敲打樂器觀察幼童開頻後反應。  (圖/記者蔣彤雲攝) 


記者蔣彤雲/新竹報導

新竹臺大分院生醫醫院6月17日為一名兩歲十個月大陳小弟弟完成一例人工電子耳手術,6月27日順利開頻,以往竹竹苗地區一直以來無醫療機構提供人工電子耳手術,病人往往需舟車勞頓、南北奔波求診,此次人工電子耳手術及開頻為竹竹苗地區醫療立下了一個重要的里程碑。

陳小弟弟在兩個月大時被診斷出雙耳「極重度感音型聽損」,由於損傷的部位在內耳毛細胞,盡管配戴了助聽器仍聽不清楚日常生活的聲音,陳爸爸和陳媽媽孩子的發展已經跟不上同齡孩子,當即決定使用人工電子耳,並於去年申請健保補助,植入了左側人工電子耳,開頻後效果立竿見影,也讓父母決定今年為孩子自費植入右側人工電子耳。


▲聽力師在隔音室以聽力檢查儀進行聲場聽力檢查。  (圖/記者蔣彤雲攝)

新竹臺大分院生醫醫院這個月17日為陳小弟弟完成人工電子耳手術,27日順利開頻,看到孩子發展逐漸進步,父母很感謝臺大醫療體系的努力和用心,期待未來孩子可以聽得更清楚、溝通更順暢。

新竹臺大分院耳鼻喉部吳振吉主任表示,人工電子耳透過植入的人工電極,結合外部語言處理器,取代內耳受損的毛細胞,將聲音轉換成電訊號,直接刺激聽覺神經,能有效地使重度至極重度感音型聽損的病人重建聽覺


衛福部2012年起全面補助新生兒聽力篩檢,隨著近年早療意識普及,越來越多先天性聽損嬰幼兒可被及早發現
,根據國內統計,先天性聽力損失的發生率約為0.3%~1%,其中有1/3為重度至極重度聽力損失,若未及時介入給予協助,未來將影響小朋友的語言及認知發展,甚而影響到溝通效能及人際關係。

2017年全民健保通過雙耳重度聽損兒童的人工電子耳給付後,竹竹苗地區至今尚無醫療機構提供這項服務,有需求的病人往往需至北部或中部醫院求診,新竹臺大分院開啟人工電子耳手術及調頻業務後,竹竹苗地區聽損病友未來將不再需舟車勞頓,便能在新竹臺大分院獲得完整的服務及照顧。

耳鼻喉部陳俊丞聽力師表示,人工電子耳屬於精密醫療輔具,開頻後仍需定期調頻追蹤、保養維護,確保人工電子耳的運作狀況,並搭配聽能復健課程,才能將人工電子耳的效益最大化。

陳俊丞聽力師說,生醫醫院聽力檢查室今年1月正式啟用,目前有四位聽力師提供第一線的專業服務,配備完整的聽力檢查專業設備,在人工電子耳部份能提供完整的術前評估、術中監測及追蹤調頻服務,將造福更多竹竹苗地區有需要的病人,完善竹竹苗地區的醫療體系。

關鍵字:新竹臺大分院 吳振吉主任 

分享: 分享至 LINE 分享至 Facebook 分享至 Twitter 分享至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