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食農教育種子講師培訓在明道大學辦理,全體人員於梅館一樓合影。(圖/明道大學提供)


記者林明佑/彰化報導

近年來國人追求健康飲食、消費習慣改變,對非基改大豆的需求日益增加,進而帶動國產大豆消費量提升。農委會農糧署為強化國產大豆產業自主,發揮垂直整合與橫向聯繫功能,輔導並整合國內各大豆產區主要農民團體與今年初成立大豆國家隊「台灣大豆產業策略聯盟」,強化國產大豆品質及供應鏈之穩定,進而提升國產大豆產品國際競爭力,提高農民收益,形成產業的良善正循環。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糧署主任秘書陳啟榮勉勵學員,希望未來在種子講師的推廣下,大豆、米食的食農教育能夠更加豐富精彩,也希望國產大豆產業更蓬勃發展。(圖/明道大學提供)

為配合今年4月19日所通過之食農教育法,明道大學與台灣大豆產業策略聯盟、中都農業生產合作社及台灣兒童食育協會等單位合作,共同辦理大豆產業食農教育推廣,使參與學員瞭解大豆產業現況、食農教育之政策發展、大豆食農相關知能與教學資源,進而融入推廣教學課程,以協助推動食農教育。


▲台灣大豆產業策略聯盟總召蔡財興表示大豆的食農教育及觀念要從根做起,期望食農教育種子教師能夠在台灣開枝散葉。(圖/明道大學提供)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糧署主任秘書陳啟榮表示,目前政府積極推廣雜糧作物栽種與產銷履歷,在推動上產銷履歷佔比逐年提升。在國內黃豆的種植與使用,規定不能使用基改大豆,對國人來說,可以減少使用到進口基因改造大豆的風險。

陳啟榮說,現階段鼓勵學生食用國產大豆、鼓勵學生多多喝國產豆漿,不僅可以增加國內大豆的產量,也可以減少食物里程與碳足跡,減少對進口的仰賴。進口的麵粉、麵包製作,比不上國產的大豆及米食,透過各位食農種子講師的推廣,希望未來大豆、米食的食農教育能夠更加豐富精彩,也希望國產大豆產業更蓬勃發展。

台灣大豆產業策略聯盟總召蔡財興提到,今年是台灣大豆產業聯盟創始元年,希望大豆的食農教育及觀念要從根做起,期望所培訓的種子講師能夠慢慢地在台灣開枝散葉,把泥巴到嘴巴的食物里程,把台灣的農糧大豆的自給率提升,台灣的大豆品質是最好的,所以大家要共同支持。

台灣大豆產業策略聯盟聯盟秘書長-中都農業生產合作社理事主席馬聿安表示,本次培訓在明道大學與蔡總召的規劃安排下,課程內容非常豐富。希望大家能夠將食農概念由下往上推廣,藉由食農教育的推廣,也讓生產者了解除了種植之外,該如何捍衛自身的權益,降低對進口的依賴,台灣民眾也能夠因為更了解本土大豆的生產情形及來源,才能買得放心、吃得安心。

本次活動的主辦單位明道大學智慧暨精緻農業學系主任劉程煒表示,過去的消費者對於基因改造產品與友善有機耕種並不重視,但在政府與民間團體的協力與積極推動下,民眾開始關注食安與生態永續問題。這是危機但更是一個契機與轉機,食農教育要從小紮根,建立正確的觀念,透過產官學研多方共同執行合作,達成食農教育推廣的成效。

劉程煒說,可預期將來台灣的大豆會在市場上出現及曝光率會越來越高,消費者的力量會改變台灣整個的產業結構,鼓勵消費者未來在選購大豆相關產品或原料時,請認明安心、安全、健康的有關單位的標誌、產銷履歷及有機驗證標章。感謝各方單位共同編制教材,讓社會大眾更加了解大豆的知識與重要性,以及大豆產業對於台灣糧食供應的安全與穩定性是不可或缺的條件。

劉程煒指出,未來也將開發新的教材與教具,繼續為推動大豆食農教育努力,由於本次的培訓活動報名十分踴躍,除已排定的二梯次基礎課程外,另於8月份將再加開二梯次,9月份辦理進階訓練課程,後續開課相關訊息可洽詢明道大學智慧暨精緻農業學系或台灣大豆產業策略聯盟。

關鍵字:明道大學 產官學 大豆 食農教育 精緻農業  

分享: 分享至 LINE 分享至 Facebook 分享至 Twitter 分享至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