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成大醫院斗六分院腎臟科醫師薛俊盈於衛教活動中出,年紀輕輕就高血壓原發性高醛固酮症患者,切除了造成過多讓血壓升高的荷爾蒙的腫瘤,手術後黃小姐即不再需要降壓藥物來維持血壓穩定。【照片:記者張立明編輯】


記者張立明/雲林縣報導

國立成大醫院斗六分院腎臟科醫師薛俊盈,於今(9月22日)以「年紀輕輕就高血壓?」為題的衛教活動中指出,這是原發性高醛固酮症患者,經外科醫師切除了造成過多讓血壓升高的荷爾蒙的腫瘤,手術後黃小姐即不再需要降壓藥物來維持血壓穩定。

薛俊盈醫師以實際臨床病例指出,30歲的黃小姐身材瘦小,身體狀況一向良好,也沒高血壓相關家族病史,但2年前健康檢查時發現收縮壓高達200 mmHg。幾次反覆確認後仍持續高血壓,所以開始接受規則追蹤和治療,血壓值也獲得控制、維持穩定,平常也沒有任何不適。

然而,黃小姐近幾個月開始覺得虛弱無力,血液報告顯示血鉀值只有2.0 mmol/L (正常值=3.5~4.9 mmol/L),因而被轉介到腎臟科。

成大醫院斗六分院腎臟科薛俊盈醫師表示,黃小姐平常只有服用血壓藥和魚油,沒有使用減肥藥、利尿劑、瀉劑或中草藥等。她的腎臟功能正常,但卻持續有低血鉀和代謝鹼的狀況,且血清醛固酮濃度和血清張力素活性的比值異常升高。因此懷疑黃小姐為原發性高醛固酮症患者。

電腦斷層顯示她的右側腎上腺有1顆醛固酮分泌腺瘤。經由詳細的檢驗測試和掃描後,外科醫師切除了這顆造成過多讓血壓升高的荷爾蒙的腫瘤。術後,黃小姐不再需要降壓藥物來維持血壓穩定。


▲國立成大醫院斗六分院腎臟科醫師薛俊盈於衛教活動中出,年紀輕輕就高血壓原發性高醛固酮症患者,切除了造成過多讓血壓升高的荷爾蒙的腫瘤,手術後黃小姐即不再需要降壓藥物來維持血壓穩定。【照片:記者張立明編輯】

全球有超過10億人口罹患高血壓;衛生福利部108年死因統計資料顯示,國人十大死因中的第二位、第四位和第八位,分別為高血壓相關的心臟疾病、腦血管疾病及高血壓性疾病。

薛俊盈醫師指出,雖然高血壓較常見於年長者,但國民健康署106-109年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結果顯示,20-39歲年輕族群的高血壓盛行率達6.52%、大約有36萬名年輕國人患有高血壓,且數值較往年提升。而血壓升高一般沒症狀,未及時處理,會影響腦部、心臟和腎臟功能。

血壓可分為原發性和續發性的高血壓。原發性高血壓除年紀增長和基因遺傳外,大多跟現代人的生活型態相關,包括:久坐、沒運動、油膩重口味的食物、甜食、壓力、菸酒、肥胖等。這也是年輕人的高血壓盛行率逐年上漲的原因。

而有5-30%年輕病患是屬於續發性高血壓,通常並沒有家族病史或肥胖問題,而是因其他明顯病因造成,如前述黃小姐的案例。至於常見的病因有:原發性高醛固酮症、阻塞性睡眠呼吸中止、腎臟實質病變、腎動脈狹窄、嗜鉻細胞瘤、甲狀腺功能異常、副甲狀腺功能異常等。

一些病人會因此有頑固性高血壓,即使使用3種以上降壓藥物,血壓仍持續高於140/90 mmHg;或是不穩定、突然、高於180/110 mmHg的惡性高血壓,且合併器官損傷;或其他電解質異常等。

薛俊盈醫師提醒,血壓會隨身體和情緒狀態、天氣、環境等波動,目前建議採取連續性或居家血壓測量。正常血壓值應<120/80 mmHg,若血壓持續>140/90 mmHg即診斷為高血壓,除應注意生活型態的調整,並需注意其他病因的影響。

(本報溫馨提示:本篇內容旨在提供一般醫療衛教知識,僅供參考;身體如有不適或疾病,應尋求專科醫師的診治,以免貽誤病情,並且能獲得最佳治療的效果。)


▲國立成大醫院斗六分院腎臟科醫師薛俊盈於衛教活動中出,年紀輕輕就高血壓原發性高醛固酮症患者,切除了造成過多讓血壓升高的荷爾蒙的腫瘤,手術後黃小姐即不再需要降壓藥物來維持血壓穩定。【照片:記者張立明編輯】

關鍵字:成大 衛教 腎臟科 高血壓 原發性 高醛固酮症 血壓升高 荷爾蒙 腫瘤 降壓藥物 血壓穩定 

分享: 分享至 LINE 分享至 Facebook 分享至 Twitter 分享至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