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醫團隊今與台東鄉親分享《當後山的靠山-高醫支援臺東醫療行動》新書發表。(圖/高醫提供)


【亞太新聞網/記者鍾尚軒/高雄報導】

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不僅自許扮演南臺灣民眾健康的靠山角色外,更在距離高雄百餘公里遠的臺東,也當起了後山的靠山。自2019年接受臺東縣政府委託,前進臺9線南迴段支援大武鄉衛生所,今年元旦進一步承接大武24小時緊急救護中心迄今,共照顧了5千多人次的就醫病患,受到臺東縣政府及民眾的高度信賴。


▲臺東縣長饒慶鈴(左起)、衛福部司長石崇良、高醫院長侯明鋒及臺東議長周達三夫人施秀靜等人共同啟動
  《當後山的靠山-高醫支援臺東醫療行動》新書發表會。(圖/高醫提供)

高醫支援臺東轉眼已年餘,高醫將這一年多來的醫療行動歷程集結成書,3日於臺東舉辦《當後山的靠山-高醫支援臺東醫療行動》新書發表會,邀請施政滿意度名列前茅的臺東縣長饒慶鈴、衛生福利部醫事司長石崇良,以及後山居民一起分享臺東偏鄉醫療的改善,期盼此書不只是留下紀錄,更重要的是帶給偏鄉醫療持續進前、不斷超越的動力!

臺東縣長饒慶鈴表示,一年半前她剛就任時,只要提到交通和醫療,眾人均會長嘆一口氣,如今臺東醫療「翻轉」了,關鍵是高醫進駐了大武鄉衛生所,提供專科醫療門診、24小時急診服務,以及全國首創5G眼科、皮膚科及耳鼻喉視訊醫療,讓台東縣醫療滿意度驟升三成,是全臺進步最多的縣市,感謝高醫團隊如史懷哲醫師前進非洲蘭巴倫的奉獻,傳承高醫「哪裡有需要就往哪裡去」的傳統,無私無我的守護鄉親健康。


▲臺東縣長饒慶鈴感謝高醫團隊支援醫療,翻轉過去醫療資源不足的缺憾。(圖/高醫提供)

衛生福利部醫事司司長石崇良說,每次聽到「臺東人跟路比命長」這句話就很揪心,很感謝高醫團隊進駐,把急重症和健康照護做了起來,侯明鋒院長更是親自到大武來看診,高醫團隊關懷偏鄉可說是史懷哲精神的再現。

「五千公里之外的索羅門都去了,百餘公里的臺東算什麼?」高醫附設中和紀念醫院院長明鋒表示,高醫為外交努力長達10餘年,對百餘公里外的臺東又怎能視而不見? 高醫長期重視人才培育,支援偏鄉除了看診外,也帶學生來體驗,希望能傳承關懷弱勢的精神。


▲衛福部司長石崇良肯定高醫團隊支援偏鄉醫療,是史懷哲精神的再現。(圖/高醫提供)

高雄醫學大學董事長陳建志在序文中強調,「高醫關懷偏鄉,始終如一」,從高市桃源、那瑪夏、茂林等原鄉,到臺東大武、達仁、長濱、成功、蘭嶼及綠島等山地離島,扛起專科醫療及全天候的急診照護服務,並導入5G 遠距醫療,讓偏鄉醫療的距離不再是距離。由衷感謝台東縣政府提供機會,讓高醫創校以來「用正確方式解決問題」的精神,透過社會關懷與人才培育兩大策略,延展到後山,深信這本專書刻劃了高醫精神的每個腳步,也讓高醫精神得以代代相傳,永世流芳。


▲高醫附設中和紀念醫院院長侯明鋒分享高醫團隊支援臺東醫療的成果。(圖/高醫提供)

高雄醫學大學校長鐘育志在序文中提到,「關懷弱勢、前進偏鄉」是高雄醫學大學創校 66年來堅持的任務與責任。現在高醫跨過中央山脈,將愛延伸至臺九線前進南迴,透過臺灣最美的公路,將醫療資源帶往後山東部,再次承擔起平衡醫療資源的任務。高醫將持續承繼尊重生命的人文價值、關懷弱勢的仁醫精神,縱使穿越千山萬水,亦無畏舟車勞頓之苦、願意不辭辛勞,希望讓有需要醫療的民眾廣泛受益,讓高醫的醫療大愛生生不息!

高醫附設中和紀念醫院院長侯明鋒於2019年2月起帶領團隊,前進大武衛生所支援,平均每月支援15名專科醫師看診,其中不乏教授級醫師,至2020年3月已提供逾211診次,共有5257人次受惠。今年元旦起進一步承接24小時緊急救護及5G遠距醫療,彌補臺灣醫療的最大缺口。


▲高醫侯明鋒院長(右)與衛福部石崇良司長(右2)開心為臺東鄉親簽名。(圖/高醫提供)

自高醫進駐大武衛生所後,鄉民可就近在衛生所求診,省下過去往返台東市區就醫約1,500元計程車費,對經濟弱勢的鄉民很有感。大武鄉長黃建賓表示,以前在大武鄉很難找到醫師,現在到衛生所求診還可選科,高醫團隊的神救援令他驚喜。
  
長年在大學醫院服務,習慣將病人當成教材的教授們,也在這裡「喚起習醫的初衷」,高醫副院長、小兒科醫師楊瑞成表示, 即使只是簡單的打預防針,但多些病患的關懷,少些醫學的道理,讓高醫人道關懷的精神延續、發光,是他風塵僕僕來到後山看診的最大收穫。

關鍵字: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 當後山的靠山-高醫支援臺東醫療行動 臺東縣長饒慶鈴 石崇良 陳建志 

分享: 分享至 LINE 分享至 Facebook 分享至 Twitter 分享至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