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水思源〜雲林農田水利會製作竹笱落笱引水,重現早年先民與天爭水艱辛歷程,更是重要的文化遺產及鄉土教材。(照片:記者張立明攝)


【亞太新聞網/記者張立明/雲林縣報導】

雲林農田水利會於今(5日)在該會農田水利環境教育園區(林內鄉濁水溪畔),舉辦「飲水思源-重現濁水溪竹笱製作+落笱」活動,邀請烏塗社區及林中社區發展協會共同參與,由當地仍具製作竹笱技術的耆老,現場示範教學並實地落笱引水,重現早年先民與天爭水的艱辛過程。

雲林農田水利會會長洪國浩表示,「吃果子拜樹頭‧吃圳水就應該要拜圳頭」,今天舉辦這項活動,就是要緬懷前人的艱辛,同時讓更多人瞭解水利文化。洪會長指出,以前農民沒有大工具及水利設施,農地灌溉皆需靠竹笱或木笱疊阻水流引水,但近數十年來各地水利設施尚屬完善,因此竹笱或木笱已不復再見;雖然雲林農田水利會也不再使用,但因係先人前輩留下來的智慧,因此該會及鄰近濁水溪岸的烏塗、林中兩社區發展協會保留並傳承竹笱或木笱的製作方法當作鄉土教材,更可謂是重的文化遺產,可教導更多年輕輩體驗先人與天爭水的艱辛歷程,細嚼「吃果子拜樹頭‧吃圳水就應該要拜圳頭」的精神意義。


▲引水思源〜雲林農田水利會製作竹笱落笱引水,重現早年先民與天爭水艱辛歷程,更是重要的文化遺產及鄉土教材。(照片:記者張立明攝)

活動現場由烏塗社區發展協會總幹事林建安、及林中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詹文邦及眾多志工,現場實地示範教學竹笱製作並實地在圳溝落笱引水,吸引許多水利會員工及好奇民眾圍觀。林建安t總幹事並且預告該社區將在今年十月底或十一月初舉辦第五屆的「搶水節」競賽活動,歡迎鄉親民眾組隊參加,體驗先人與天搶水的意境。

洪會長說,早期雲林農田水利會濁幹線於濁水溪設有3處進水口,水利會利用竹子和塊石為材料,製作竹笱(石笱)又稱為籠子篙,以桂竹編製類似筍狀的圓椎型壩籠,高4至12尺不等。

當年水利會利用濁水溪河床空曠處做為「笱場」編綁竹笱,並在河床中撿拾合適石塊後,用牛車搬至溪床現場,再以人力接龍方式,將塊石放人排設的竹笱內。

洪會長表示,下水放置笱籠並在籠中裝石,是極耗體力同時也需有很好水性的工作,經常要在水下做,所以閉氣功夫要夠強。


▲引水思源〜雲林農田水利會製作竹笱落笱引水,重現早年先民與天爭水艱辛歷程,更是重要的文化遺產及鄉土教材。(照片:記者張立明攝)

竹笱堆排起來就變成臨時攔水壩,可改變水的流向與抬高水位,導引溪水流入濁幹線沉砂池,提供雲林農田水利會最大灌溉系統濁幹線農民會員,灌溉廣達3萬4500公頃良田用水。

但隨著工商業發達,攔水材料目前改用鍍鋅石籠,搬運輒以挖吊機及4輪搬運車為主,人工為輔。

搬運車將鍍鋅石籠及合適塊石搬運至施設現場,石籠用人工組立成型排列連結後,再以挖吊機將塊石輕放置石籠內,以人工整齊填飽後封口,用挖吊機挖掘砂礫土置於石籠前面,築成砂堤檔水及防漏,所構築臨時攔河壩較竹笱耐久堅固。

洪會長指出,雲林農田水利會農田水利環境教育園區,於106年8月通過環保署環境教育設施場所認證,為全台17個農田水利會中唯一1處通過認證場域。

由於園區內動態模型區臨時攔水壩-石笱設施年久損壞,有鑒於石笱極具環境教育意義,懷著感恩的心,本著吃果子拜樹頭的心情,希藉由修復臨時攔水壩石笱模型,重現濁幹線2號進水口落苟歷史現場。

洪會長期待雲林農田水利環境教育園區,能持續發揮扮演環境教育傳承功能,並提供所有鄉親及各地遊客,一處兼具教育及遊憩最佳場所。


▲引水思源〜雲林農田水利會製作竹笱落笱引水,重現早年先民與天爭水艱辛歷程,更是重要的文化遺產及鄉土教材。(照片:記者張立明攝)

關鍵字:雲林農田水利會 環境教育 濁水溪 竹笱 落笱 與天爭水 飲水思源 鄉土教材 文化遺產 

分享: 分享至 LINE 分享至 Facebook 分享至 Twitter 分享至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