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置非移除有共識,源頭管理遺失的拼圖在陷阱與犬獵。(圖/台灣動物共生聯盟提供)


記者蕭任峰/台中報導

農業部8月23日特定區域遊蕩犬侵擾改善計畫研商會議,為6月6日由農委會主委陳吉仲親自主持的會議後,第一次展開野保團體與動保團體共同參與、對話的會議。特別是位於生態熱區苗栗、南投、台中的第一線動團,提出實務論述,彰顯了保育科學與在地智慧,在台灣民主社會得以兼融並蓄的意義。

在動保司江文全司長的中立主持下,位於生態熱區三縣市動團得以充份發言。儘管會議中對於撲殺、安樂死議題,各方意見不同,如熱區「全面禁止餵食」與「漸減式餵食管理」等意見,亦未取得共識,但仍是開啟對話、異中求同的開端。


▲第一線動團申明源頭管理與避免擾民的重要性。(圖/台灣動物共生聯盟提供)

台灣動物共生聯盟表示以下幾點回應,一、犬隻移置並非移除,公部門定調共識。二、目前缺乏「妥善管理的公立收容所」,欲安置試辦區移置的遊蕩犬隻,新增符合動物福利的收容場域,顯為必要配套。三、計畫草案的前端調查(生態調查與量能盤點)應先予完備且審慎評估。四、家戶訪查、源頭犬隻屬性區分,避免擾民損及民眾權益。五、漸減式餵食管理的務實與必要性。六、試辦區內犬獵問題與山豬吊陷阱等傷害動物甚深,應嚴加管理。

動團主張:依生態熱區捕捉安置進度,漸減式合理餵食管理,取代全面禁止餵食。有遊蕩犬才有餵食行為,當遊蕩犬數量透過持續人道犬群管理(HDPM)控管後,當然可預期迎來遊蕩犬族群數量逐漸降低的狀態,則其餵食行為自然就隨量而消減。試辦計畫必須仰賴餵食管理,建立人與犬群互動關聯,才能精確盤點犬群數量,進而延伸進行下一步的人道誘捕、絕育、防疫、植晶片…落實種種源頭管理步驟;更是後續適性分流移置是否成功的關鍵所在。突然採取全面禁止餵食,只是讓犬隻覓食行為或趨野化,或入侵聚落擾及經濟動物等,讓犬隻行為更難預測,捕捉難度更高。動團也指出,以「農損防治」為名的狩獵隊伍,圍獵野生動物,同時獵犬族群普遍未結紮,若棄養將成為源頭管理的重大漏失!


▲今年六月,山羌被多變式續壓彈簧補獸陷阱所困。(圖/台灣動物共生聯盟提供)

今年才過半不久,台灣黑熊已被發現七起因山豬吊陷阱截肢、脫水死亡案例。動團表示遊蕩犬問題,有其長期源頭管理受到怠忽的複雜狀況,大家都希望藉由此次試辦計畫,務實謀求解決。以尊重在地動團的長年經驗和專業判斷為核心,進行人道犬隻族群管理(HDPM),落實源頭管理,精確盤點移置對象,再以人道社區發展(HCD)降低人犬與其他物種的衝突。
 

關鍵字:台灣動物共生聯 

分享: 分享至 LINE 分享至 Facebook 分享至 Twitter 分享至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