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栗縣政府建置的交通控制中心成立啟用,將可透過自動輪播切換重要路口影像畫面,監控即時交通狀况,成立儀式由縣長鍾東錦、交通部公路局中區養護工程分局長謝俊雄等人共同啟動。(圖/苗栗縣政府提供)


亞太新聞網/記者鍾文和/苗栗報導

苗栗縣政府建置的交通控制中心5月22日成立啟用,將可透過自動輪播切換重要路口影像畫面,監控即時交通狀况,縣長鍾東錦期許進一步朝向智慧城市目標邁進,未來並配合桃竹苗大矽谷計畫帶動苗栗縣的繁榮發展。



近年來三義、泰安及南庄等地區觀光及頭份、竹南及銅鑼等科技園區的蓬勃發展,均吸引大量人、車湧入,每逢連續假日或平時尖峰通勤時段,頭份交流道、頭屋交流道及熱門景點等周邊路網均易出現嚴重壅塞情形,縣府為解決交通問題,自109年起爭取交通部「智慧運輸系統發展建設計畫」分4期共計補助5850萬元導入智慧交控服務,並建置交通控制中心。

22日上午在縣府大廳舉行的交通控制中心成立儀式,由縣長鍾東錦、交通部公路局中區養護工程分局長謝俊雄、中華電信總經理林昭陽、縣議員陳光軒、鄭碧玉、孫素娥、曾美露、曾玟學、徐筱菁、許櫻萍、陳品安、大湖鄉長黃惠琴、獅潭鄉長劉淑能、立委邱鎮軍特助等人共同啟動。

縣長鍾東錦感謝交通部補助設置交控中心經費,在頭份、頭屋交流道及三義、泰安、南庄、台3線交通頻繁地區做好監控,並適時調整,讓遊客可以預先了解路况,縣府透過智慧化遠端監控,亦減少人力耗費,由於各縣市都設立主政交通單位,縣府亦考慮將工務處更名為交通工務處或是工務交通處,在送議會審查通過後正式更名,苗栗正慢慢朝智慧城市邁進,未來銜接桃竹苗大矽谷計畫,苗栗將會脫胎換谷。

工務處長古明弘簡報指出,藉由交控平台之開發,並建置AI路口監控攝影機60座、CMS 資訊可變標誌20座、智慧視障有聲號誌20處,偵測道路即時路況資訊並透過設備儀表板等功能開發,可遠端進行路網監控及交控策略發布,其中苗栗縣更於重要路口導入AI車流影像技術蒐集路口交通量、轉向量等資訊,用於號誌動態調控及CMS道路資訊發布作業,過去二年以來縣府在竹南園區內科專路、文化街路廊及台13公義路廊透過號誌重整優化,已有效降低路段車流延滯20%以上,旅行時間亦大幅下降,未來銅鑼科技園區將持續吸引更多科技廠進駐,縣府已擬定預算預作區域路網規畫。

在人本服務方面,近兩年縣府透過智慧公車站牌及視障有聲號誌之建置,提供民眾即時到站資訊等更為便利之搭乘大眾運輸環境,並於苗栗火車站周邊路口建置10處有聲號誌,透過APP藍芽功能語音播報路口紅綠燈秒數及站點位置,提升視障者通過路口之安全及便利性,今年度將持續擴大於竹南、頭份、後龍及苑裡等地,在重要車站、醫院等路口處設置。

設在工務處運輸管理科的交控中心,將持續優化交控平台及交控設備佈建,明年將編制交控操作人員在中心端監看及控制,未來且將朝向跨區域交通協控與新竹縣市及台中等地進行緊密結合,擬定跨域協控計畫,本年度將在頭份交流道周邊導入動態號誌控制,搭配交控中心之即時監控及車流門檻設定,定能使頭份交流道之車流運作更臻順暢。

關鍵字:縣府建置的交通控制中心成立 朝向智慧城市目標邁進 

分享: 分享至 LINE 分享至 Facebook 分享至 Twitter 分享至 Google+